第六十四章 有本事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凌霄说:有这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一开始相处的关系不错,但最终是各有自己的想法,大面上过得去而已,君臣相得更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在很多时候现实比想象中还要残酷,就如同他们自己感觉还不如的白起,作为名将的他确定那一战必败,不想要打一仗。

而秦王则是另外一个想法,非要显示一下秦国的国威,在大王看来:那一战必须要打,不打不行。

听大王的话打输了,要承担责任,不听大王的话也是砍头的罪名,这也就是为什么白起明知道必败,却不得不上路领兵的原因。

而秦王一心以为白起避战,明明白起病得走的不快,非但没有体谅,反而令其自杀,白起长叹一声自杀身亡。

凌霄用现实告诉欢郎他们:外出求一个功名并不容易,比他们想象中还要难,尤其君臣之间的关系很难相处。

是有君臣相得,比如说汉武帝和冠军侯霍去病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但当年的冠军侯之所以会得到皇帝的喜欢,那是因为他还很年轻,皇帝需要他另起炉灶,想要制衡一个人。

而霍去病也十分识趣,不愿意多管什么军权,再加上他死的时候十分年轻,和皇帝之间还没有什么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君臣相得。

为什么会这么说?那是因为当年冠军侯的舅舅卫青,当年也是皇帝的心腹人选,可等卫青的功劳越来越大时还是被皇帝防备起来。

谁让卫青是皇后的亲哥哥,也就是太子的舅舅,而随着太子一天天的长大,太子身边开始聚集一些人,而皇帝老了,自然开始防备了太子。

既是父子又是君臣,他们父子的情意渐渐消磨殆尽,太子身边固然有人想要得到从龙之功,皇帝何尝不也是带着几分提防。

这种情况甚至让汉武帝和卫青这一对君臣相得的郎舅之间出现隔膜,最终皇帝就开始提拔新的将领出来。

等到后来戾太子的事情最终牵扯到了卫青,在皇帝眼里卫青从一开始的伙伴,就变成必须除掉的一员,过去的一起都将不复存在。

不要以为君主会是心慈手软的人,他们这些孩子们太过幼稚,还以为君臣相得很容易,不!很不容易才对。

一代明君唐太宗死前就很不放心那个文武双全的开国功臣徐懋功,为了给儿子唐高宗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就把徐懋功贬了。

等着他的儿子唐高宗上位后在赦免徐懋功,也就是所谓的施恩,就是一个套路,而君与臣之间很多时候会兵戎相见。

孩子们听了之后都垂下脑袋,凌霄接着分析,现实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悲催,有些事情要看看再说,不要轻易站队。

凌霄告诉他们,等着回去孩子们好好再一次读历史,看清楚这其中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算计。

看过历史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都感觉有些无奈,君王也高高在上的一面,也有君王的无奈,臣子有臣子的无奈。

仕途也许是光鲜亮丽,但在后面有可能是布满荆棘的路,而欢郎他们所能够做的事情好好多学习一番,让原本有些漂浮的心落下来,他们会发现自己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这也是凌霄虽然知道那两个人算计了欢郎他们,却没有特别反感两人的原因,更没有打算好好教训一番两个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