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一同来负责?大家对文章进行表决?”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是,要让哪些人来进行表决呢?”
“每个派出一个人不就好了....”
事情越来越麻烦,而若是他们无法确定负责人,那这办报资格就要被取缔。
“可大多人还在...牢狱内,他们不出来,这件事如何能继续商谈啊??”
此刻,还有一大群儒家的贤人们在府内写天论呢,包括毛亨在内,儒家这里也是很头疼。
浮丘伯看着众人,他是真的不太想理会这些事情,若是叔孙通还在,他肯定会有办法,可浮丘伯的长处是在学问上,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难度的,他沉思了许久,方才提出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不如让陆公来负责吧。”
“陆公??”
方才开口的那位梁公顿时不悦,陆贾不也是你们荀氏儒吗?
如今儒家看似如日中天,可那些备受重用的,却大多都是荀氏儒,毛亨,陆贾,张苍,浮丘伯,甚至是那个贾谊,当然,如今陛下就是荀门的,这也不能多说什么,可便宜总不能都让你们占去了吧?
可梁公也不敢得罪陆贾。
陆贾跟浮丘伯不一样啊,浮丘伯是公认的好脾气,很少会发火,可陆贾这个人,为人暴躁,精通辩论之法,又是开国功臣,大汉九卿之首,在整个天下的大臣们里,除却三公,就这位地位最高,麾下还有郅都这样的狠人。
这就是属于吵不过也打不过,各方面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了。
因此,梁公只是认真的说道:“陆公是最合适的,只是,他乃是奉常,本就是负责邸报的,若是我们让他来做这件事,岂不是让其他学派不服气吗?何况,陆公更加繁忙,哪有时日来做这些事情呢?”
其实,这位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陆贾这样的实干派也未必会搭理他们。
有大儒公孙寿板着脸,看着众人,严肃的说道:“我倒是有个人选。”
“是哪一位?”
“河西相栾布。”
“额...不妥,不妥,他不是更加繁忙吗??难道还让他放下国事来长安不成?”
“可以让他来负责,其余的事情由我们在座这些人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