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跟随着网球上升,但高文对德约科维奇的了解全部都来自于电视视频,没有真正交手过自然也无从预判,只能保持专注,观察德约科维奇的发球习惯。
近身压正手!
高文的大脑立刻拉响警报,脚步朝着自己的左侧稍稍偏了半步,同时上半身持续后撤让出挥拍空间。
德约科维奇的发球时速并不快,至少经历过伊斯内尔、克耶高斯之后,再面对这样的发球就从容了许多。
但德约科维奇的发球往往落点要得非常准,限制对手的回球线路,然后为他的下一拍进攻做好准备。
此时,高文的站位就被挤压到了,但他的闪身动作非常及时,整个条件反射瞬间就已经让开了空间。
正手在遭受挤压的情况下,快速挥舞,在自己的击球空间里尽快完成触球,然后上半身完成一个转体动作,拍头速度立刻加上去。
砰!
整个击球动作可以明显看到手腕往外甩的一个细节,最后时刻通过拍头速度将回球的速度和角度带起来。
尽管没有主动发力的空间,但还是可以明显看到整个节奏的提升。
嗖!
下一秒就可以看到网球顺着斜线飞行回去。
因为没有足够的挥拍空间,变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德约科维奇算计的一样,高文回了一个斜线。
但就在高文出拍瞬间,德约科维奇马上意识到节奏的小小提速,他的脚步马上猛地一蹬往自己的正手窜出去。
蹬。
德约科维奇上半身完全舒展开来,尽管高文的手腕加了一些功夫,网球落地之后往外蹿的态势非常明显,但德约科维奇依旧赶上了,而且还不是切削,正手依靠小臂的一个甩动,就将网球击打回去。
中路靠反手。
仓促之间,德约科维奇依旧巧妙地完成包裹和控制,从线路到落点都能够看出他在底线击球的强大控制力。
只是,开场阶段手感不热,所以深度没有控制得太好。
从战术意图来看,德约科维奇选择中路,在高文横向移动的道路上需要用反手接球,如果压制得够深,反手挥拍就无法完全施展开,顺着奔跑的惯性回一个反斜线或者中路应该是最大的可能。
然后德约科维奇就可以等候在自己正手半场完成下一拍击球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