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 气沉丹田

作者:磨砚少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且,小球质量一般。

德约科维奇的连续正手进攻又扎实又凶猛,占据完全主动,从技术角度展开分析,这并不是放小球的最佳时机。

对小球来说,重要的是控制,还有卸力,但如果力量太过凶猛,没有控制可言,也无法完成有效卸力,那么小球反而可能成为对手进攻的机会。

这次,高文就没有能够卸掉足够的力量,以至于小球的弧线和落点都差强人意。

德约科维奇的机会!

然而——

和现场观众一样,高文的战术选择也打破德约科维奇的预判,以至于脚步进入底线的时机稍稍慢了一些。

不过,德约科维奇的步伐还是非常从容,进入底线,站在中场,双手反拍,一拍斜线横扫,完成击打。

如同全垒打一般。

轰!

问题不在于这一拍击球,而在于下一拍。

德约科维奇知道,事出有因,反常必妖。

高文在相对被动却依旧拥有调整余地的情况下选择放小球,目的是什么?

引诱德约科维奇上网吗?亦或者是其他?

那么,德约科维奇应该如何选择?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回球,没有抢到上升点,以高文的防守能力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关键应该是下一拍进攻的衔接。

博弈与布局的魅力,就在于此。

上网?

不上网?

贝克尔和德约科维奇的合作时间还是不够长,现在德约科维奇对于自己的网前技术缺少足够的信心。

紧要关头,一点点犹豫,也就让脚步的移动欠缺一点点。

然后,高文的回球就已经撞击了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