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老百姓,王正青都认识,然而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笑着道:“相公大人莫要懊恼,那江州也是个好地方,有名的鱼米之乡,往后家族中亲眷,定会常来看您。”
这话一出,王正青身子一震,瞥了一眼那书生,心中瞬间明白。
王正青抱拳,故意不看他,生怕自个路出马脚,道:“多谢诸位乡亲,大家都散了吧!往后若有机会,再行相见。”
他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家中妻儿,此番背井离乡,前途未知,不由得感到悲凉伤心。
苦读圣贤书多年,竟是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可悲,却又是可怜活该吗?
“好在,现在反省尚未晚也!”王正青心中念叨,已有念头。
没过多久,那两个公人押解,便是送王正青上路,此番行走,路途遥远,不是一日之功。
那两个公人,原本就是县衙中人,对王正青颇为尊重。
“相公大人,此番行走,大人无须使银子的,我们拿着也是惭愧。”领头的山羊胡公人,不好意思说道。
又来了!
居然连打点的钱,都落到公人头上!
王正青本想解释,可是有些东西,一旦说了实话,反而容易引发怀疑与牵连。
“你们陪我南下,一路劳苦,也不是多少银钱,不值当如此客气。”王正青随口说道。
那山羊胡笑呵呵道:“相公太客气了,咱们一人二十两纹银,这算是一笔大钱,您请放心,这一路咱们两个定护持您的安全,吃喝用度,绝不会亏待您的。”
王正青笑了笑,抱拳算是作了感谢,心中越发狐疑。
难道真的是梁山那帮人?
唯有那帮人行事作风,才是如此周密无缝,一环扣一环,精心把控,令人难以想象的厉害!
这一路上,正如那山羊胡所言,两个公人不曾怠慢分毫,处处照顾,这一路行走,上午赶路,下午歇息,等暑气消退,便有急着赶路。
这一走便是到日落西山,三人寻个酒家,便住宿下来。
王相公去了钱,买上酒肉,请两个公人吃酒,酒过三巡,王正青猜到梁山怕是对他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