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随波漂漂荡荡的出奇号已经漂出船队队列百余米,和已经下了锚稳稳停在海面上的秋津洲距离缩短到只有三百来米时,一直在出奇号驾驶舱里观察秋津洲上面情况的秦川,直到这时才终于露出笑容。
“掷弹筒准备。”
早已经做好准备,急的摩拳擦掌的徐桐得到命令不由喜出望外,一挥手,他身后的十个战士立刻钻出船舱,就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两人一组迅速把轻巧的掷弹筒支在甲板上,射手一手把持掷弹筒,一手迅速伸出,竖起拇指测距瞄准,并随之调整掷弹筒的射角,一旁的装弹手则熟练地把短小的榴弹装入筒内。
对于掷弹筒这种秘密武器的训练,秦川一直抓得很紧,不仅手把手地教授盐团各营连的射手们操作,还把他压箱底的绝活,简易目测瞄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又毫不吝啬地拿出大批弹药供他们训练。通过这一年半的时间,秦川硬是用大量弹药把这些射手们练成手。
现在盐团的掷弹筒射手们,几乎都能做到一炮定位,第二炮击中静止目标的水平。这五个射手,更是其中佼佼者。更何况,秦川并不要求他们准确杀伤秋津州上的日军水兵,也不要求他们炸坏秋津州上面的火炮,只是要他们把榴弹打到秋津州的甲板上即可。在三百米的距离上,这些人完成任务绝无问题。
“发射。”
随着徐桐一声令下,五名射手同时拉动掷弹筒下面的牛皮绳,“嘭嘭嘭嘭嘭”五声闷响,五颗小榴弹飞速冲出筒口划着弧线扑向秋津洲。
对于这艘晃晃悠悠随波逐流慢腾腾逐渐漂过来的小艇,秋津洲上的日本海军的水兵们已经注意到它的存在了,只不过对于这么小吨位看是人畜无害的小艇,秋津洲上的所有人都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威胁。
因为和秋津洲这艘一百多米长的大家伙相比,它实在是太小了,不要说用舰上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扫射会把它撕碎,就是秋津洲巨大的船身高速在它附近驶过溅起的波浪,都会让它翻沉。
当秋津洲舰上有人注意到从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艇舱里,跑到甲板上十来个身穿蓝灰色制服的军人模样的人时,虽然有些奇怪,可也没有提起丝毫警惕,因为整个船队都已经下锚接受大日本海军的临检了,即便有几个军人又能怎样?
况且,这些人的穿着和清军的五云褂又大相庭径,怎么看他们都不会是清军。
甚至在看到小艇上的人拿出几个又短又小的小铁管子在甲板上摆弄,依旧没有让他们在意,直到随着几声轻微的闷响传来,紧接着又见从那些人手中的小铁管内飞出五个小黑点,在空中以极快的速度飞向秋津洲,这才让舰上的日本人惊讶起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就在军官们呼喊着要军舰上的哈奇开斯速射炮炮口转向出奇号时,那几个小黑点已经飞快地凌空飞至,在甲板上“轰轰轰”地接连爆炸,虽然细小的弹片飞迸到火炮和舰桥上“叮当”乱响,甚至也传来几声水兵的惨叫声,可这样轻微的爆炸,至少已经让舰上的军官们安下心来。
只是随后的一幕又让他们惊诧万分,因为这些小炸弹并不是仅仅爆炸就完事了,它们爆炸后竟然在各自的炸点上腾起五大团色泽浓黄的烟雾,而且这烟雾还迅速扩散开来,几秒钟之内烟雾就弥漫了大半个甲板,舰上的水兵不仅看不到那个小艇,就是停在他们对面四百来米偌大一个船队都不见了踪影。
好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毒气弹一类的武器,这些水兵们虽然在略有些呛人的烟雾中目不视物,可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那几个掷弹在秋津洲甲板上一爆炸,秦川就一拳重重砸在驾驶台上,大喊道:“左舵,目标秋津洲,全速前进。”
随着秦川的喊声,后舱负责操纵两台汽油发动机的战士迅速加大油门,让两台德国最新式汽油发动机瞬间重新轰鸣起来,机器轰鸣声中,重新获得动力的出奇号在经过启动的那一小会功夫后,船体移动的越来越轻快,速度也越来越快。
“嘎嘎嘎。”
随着秋津州舰上传来的那一阵哈奇开斯射击声,秦川明显感觉到出奇号船身一震,知道一定是出奇号中弹了,可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顾忌这些,现在他必须冲上去,尽可能靠近秋津州。
秦川看着正在逐渐变淡已经扩散开来的烟雾中,那朦朦胧胧的体型巨大的秋津州的船身越来越近,秦川高声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