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人皆很好奇。
忽然,只见门帘齐齐卷起,下人们将琴台搬至台前,退下。
一名中原服饰的焦俊男子自抱着琴上得台前,将古琴缓缓放置于琴台上。
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中原的名琴师,风铃韵了。
众人皆叹惋,赞叹风铃韵的长相。只见他那张焦俊的脸,冷漠的面相下,盖着多少风韵,令台下无数的女子倾醉。他那棱角不显,圆润饱满的脸颊,又令多少男子触动。
风铃韵的身形并没有这里民族的雄壮魁梧,甚至还不及一般中原人的身形,略显娇小。可能是常年习琴的缘故吧。
但是,这不仅没有降低他的魅力,反而令人更加迷恋。
没有主持的人说明,风铃韵当下坐定,也不看众人将手缓缓放于琴上,并不弹奏。只是将白净的手轻轻的放在了琴弦上。
众人不知觉的,很快的都安静了下来,不敢出一声来扰。
风铃韵缓缓抬起手,弹指触弦,一音既出。
这时风铃韵弹琴的特别之处,在开弹之前先仅出一音。他管这叫试韵。
此试韵一是为试琴音准否,二是来以他那大师的耳朵分辨这里空气的湿度,气压,或者是周围建筑的分布对琴音效果的细微影响。三是为了自己的感觉,说白了就是看心情。若是他不高兴,无论是谁的账他都不买。
有一回,主人为了献殷勤,将他的琴事先摆好,他便不高兴了,出席仅出一音,便收琴走人。虽然在座的都是些惹不起的人物。
这几秒的停顿仿佛过了好久。
继音始出。
只听,琴弦如行云流水一般续续而谈,时起时伏,时升时落,如诗如梦,所有人仿佛进入了一片只属于风铃韵的世界。
狄歌也如众人一样闭上了眼睛,慢慢欣赏,静静体会,随音乐沉浮。音高昂欢快时,狄歌的心绪变得格外舒畅,音低沉悲凉时,狄歌也随之黯然销魂。
在风铃韵的琴曲里,即使是五音不全的人,也颇有共鸣,即使是天生毫无乐感之人,在曲中也会感触良多。
这时,狄歌仿佛置身一处山水仙境之中。有高山,流水,梁琴,美酒。山势甚高,有山顶直下,是一道纵达百米的大瀑布,狄歌立于瀑布前的一座石台上,负手而立,闭眼静静体会。
此情此景,如此清晰可见,他不禁吟出一句:
“高山流水,临台读壁,知音难觅,佳人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