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能成为君子吗?可以修养学问吗?”
刘彦告诉他:“可以养学,可以为君子。”
“荀子言‘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外貌形象,而在于有能够辨别的人心’”
“孟子的‘本心’中的‘仁义礼智’即是人的心性。”
“本心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对应着‘仁义礼智’。”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人的本心,此心是从教化中脱离了兽性、妖性。”
“只需记住,有人心者为人,失人心者为妖。”
“只要人心不失,就算做鬼也还是人,就算是妖物亦是人。”
“荀子中的‘择术’,就是教人辨别人心。”
徐开听罢通达,深施一礼。
温良功随口接道:“荀子曰【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这‘择术辨别之道’如何用?”
刘彦笑着饮茶,说:“这就要善养心性、聪明自心了。”
“《荀子·非相》中说‘外貌虽然丑恶,但只要心和术都是善的,则无损他作为一个君子。’”
“又说‘外貌虽然美善,但心和术都恶,则无损他作为一个小人。’”
“即【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这便是荀子对‘择术’运用的举例。”
“如何去看清一个人善恶心术,就要自己先养心术,聪明起来,慎思之,明辨之。”
说到此,他不再多论,点到为止,让二人‘日后自行思量’。
就如荀子文中,不教‘择术’,只告诉后学‘有此术’。
有些东西是教不会的,唯有自己顿悟通达。
徐开、良功各自持礼,领记他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