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礼谢,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目标。
一口清茶,王寅说起第二个典故。
故事这样的:
太祖年间,有个叫白玉剑的书生。
他为人正直,却不聪明,能把‘可恨’写成‘可浪’,把‘可怜’写成‘可冷’。
唯一过人处就是不怕鬼神。
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想诗,随口吟出一句,屋外有人与他对诗。
他问‘房外何人’,那人说‘是鬼’。
白玉剑怀疑是朋友戏弄,开门看见一老翁在院里饮酒,问他怎么证明自己是鬼。
老翁说:“我原是东村的老童生,死了已有三年,你可以去打听。”
白玉剑暗暗记下,次日打听后果然属实。
当夜老翁又来,白玉剑欢喜出迎,向他请教做学问。
老翁说自己才学不够,教不了他,但可以带他看看别人怎么修学。
白玉剑欣悦接受。
老翁拉着他骑上小毛驴,转眼到了一户寒士门外,叫他趴窗缝看看。
白玉剑往里面窥视,见那寒士正在睡梦中读书,肉身百窍吐出浮光,光烟烘托着自身梦境!
他很惊讶,想要进去请教寒士,被老翁拉扯住:“去不得。这位先生乃真学之士,有文光托梦,文光透出心窍照亮百窍护体,没有鬼怪妖邪敢去侵犯。”
说着又拉他去看另一人。
刚到了窗外,白玉剑就知道怎么做,趴在窗缝窥看。
见一公子呼呼大睡,梦里他左拥右抱与人吃花酒,肉身百窍看不得光,隔着窗门能闻见一股酸臭。
老翁说:“这位公子便是世人所说的‘酸腐秀才’,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