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才六日不见客,只在家做心斋养学问,我猜测‘汤圆’必是学问中所见,有其典故。”
“今日相见与他请教。”
这世间并无‘汤圆’,也无其典故。
今早刘彦从东湖回来,得知今日是冬至节,蓦然想起‘前世冬至包汤圆、吃汤圆的一些事’。
一时前世种种回味入脑,勾起他心窍中的馋虫,所以就想包汤圆,甜一甜心腹,与家人朋友分享。
借美食来养情暖心。
这六日他连着与相君论学,修习《君心化龙》外篇四卷,所得所获甚丰。
昨夜相君讲第四卷《君子篇》。
此篇章,由内而外剖析‘君子’,如庖丁解牛阐解的非常细致。
大体把‘为君子之道’讲通透。
最后归总,一切君子行径皆出自‘德性’与‘心性’。
二者是关联的,既要养君心,也要修德性。
那如何养君心?
司徒夫子说:“以人情养人心。君子知情懂道,保持君心炽热,可使心力充沛,心气不消减,做任何事都不乏力。”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君子知人心变化,而从中领悟真情。”
“看得见美好,忍得住苦厄,方能君心常恒,通达至理。”
“若只见世间疾苦,不见人间温暖。”
“那心性必被私利蒙蔽,做不成兼济天下的君子,也注定不会快乐。”
刘彦一夜听教,对老师之言深以为然。
他在徐州经历生死,看见了世间真情。
他在阴山沸河苦熬心性,得一场‘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