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帝国御前参务会议里就已经敲定了下来,辽东是要作为东北大扩张的后勤基地的,满足军需粮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辽东地方如今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种田……
而辽东当地人口本来就不多,撑死了一百万都不到,种田得大部分人口,能够腾出来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自然也就很少了。
同时工业部在辽东地区摊开的铺子比较大,一口气就设立了二十多家工厂/矿场,按照产能规划,少说也得需要二十万人。
并且这二十万人,大部分还得是青壮劳动力。
毕竟挖矿炼铁这些事,普通人干不了。
辽东当地可没有这么多劳动力,在地方衙门里吃了闭门羹后,孔开康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可不会轻易放弃,转身就去了辽东守备司令部。
去守备司令部干啥……因为他们手里头有大量战俘啊!
大楚帝国攻占辽东的过程里,可是获得了大量东掳战俘,对于这些东掳战俘楚军方面也是进行了区别管理。
里头的东掳将领,军官头目什么全部挑选了出来,这些人里头一些比较顽劣,或身份特殊的人该杀的杀,该埋的埋,比如积极为东掳效力的汉奸,主要是汉八旗里那些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宰了肥田。
叛徒,永远比敌人更可恶,尤其是民族叛徒!
剩下的战俘军官们,则是被集体关押到了特殊战俘营里从事重体力劳动。
抛开军官外,其他的普通战俘则是待遇要好一些,基本上都是被编入战俘营里从事劳动,主要是屯垦为主。
人家第三集团军的将士们为了吃饱饭,都得暂时放下刀枪,拿起锄头进行屯垦了,这些战俘们自然不可能躺在牢房里潇洒过日子,都得去劳动,为自己建造战俘营房,去种田养活自己之余,养活更多的楚军将士。
而这些战俘们,按照规矩都是归属于辽东守备司令部里管辖,第三集团军是野战部队,人家只管俘虏敌人拿战功,至于后续俘虏怎么管理,和人家没关系,那都是地方守备司令部的事。
如今,孔开康就看上了河北守备司令部里的十几万战俘。
这些可都是上好的青壮劳动力,用来挖矿是再好不过了,最关键的是,还不用给工资……被军方用来屯垦种田,说实话浪费了。
只是,孔开康刚开口说起这事,就被人家辽东守备司令部的人赶走了……
赶人的一个陆军中校还骂骂咧咧:“滚滚滚,想得倒是真美,把我们的战俘要走了又不给补偿,明年二十万大吃的军粮你给我们种出来啊?”
听到这话,孔开康脸都绿了……尼玛老子好心好意提出帮你们解决一万人战俘的口粮问题,你们军方竟然还找本公司要大批粮食补偿……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军方态度很强硬,战俘是要用来屯垦种粮食的,你们想要战俘去挖矿也可以,把粮食补回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