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纺织行业整体的发展,是他们所乐于看见的,甚至是他们多年扶持鼓励的结果。
但是对于苏秦纺织公司为代表的大型纺织公司,这种市场环境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运费就是一头拦路虎,根本无法解决。
除非他们在众多地方都投资建设工厂,但是这样一样,大型工厂的集中生产成本优势也就会没有了。
为此,他们就想着通过持续降低成本来竞争众多小地方的市场。
直接把布匹的成本拉低到让那些小工厂望尘莫及的地步,那么是加上了运费后还比他们更便宜的地步。
而要做到这一点,以现在的生产效率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水动力机械就不一样了。
水动力机械的生产效率,远远超过人工生产!
早几年,新式纺纱机刚出来的时候,一个工人操作的人力纺纱机只能同时生产八根勉强。
后来持续改进可以生产十六根,三十二根乃至六十四根棉线。
然而水动力纺纱机刚搞出来的时候,仅仅是试验型号就能同时纺一百多根棉线,更别说后续还能持续改进了。
织布机也同样如此。
早几年的所谓新式织布机,在生产效率上比以往提升了好几倍,但是水动力织布机的生产效率,比新式人工织布机都提升了四十倍。
这种生产线效率上的大幅度增加,让大型纺织公司突破目前重围,继续扩大市场竞争力的可能性。
至于说水动力纺织工厂成本高昂的问题……他们可不差钱。
反过来,高昂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的进入门槛。
这个过程是非常残酷的,兴许未来会有大量的中小型纺织工厂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转型,继而倒闭破产。
而这,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
就和早几年,大部分家庭作坊式集中倒闭,大量自行纺纱织布的家庭作坊人员,最终被迫进入各大纺织工厂一样。
工业化,一直都是很残酷的事。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纺织产业里,在大楚帝国的骄傲钢铁产业里同样如此……大楚帝国官方直接投资建立大量的中小型机械厂,通过机械化生产大幅度降低铁制品的价格,于是乎,一夜之间,市面上的农具以及炊具、工具的价格全线暴跌,都跌倒了那些铁匠们零星采购铁料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