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材料是个大坑

作者:雨天下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为了提高载重量,更加省力,还在关键机构里采用了钢结构,比如车轴,转向轴等都是采用了精钢打造的零部件,用以抗磨损,减小摩擦力。

只不过罗志学看着这些四轮马车,却还是不太满意。

这些四轮马车还是太笨重了,车体依旧大量使用了笨重的木材、普通的铁料,而且也没有轴承。

其实罗志学早就让机械厂那边尝试着搞轴承了。

原理和设计图罗志学都亲自给他们弄好了,就等着工匠们造出来,一开始罗志学觉得这玩意不就是一些小钢珠,再加上几个铁圈嘛,搞出来应该问题不大。

一开始工匠们先用木头做了个模型出来,罗志学看见了这个模型后还挺高兴的,觉得有自己弄出来的车床在,应该可以搞出来轴承了。

但是罗志学很快就发现自己小看了轴承这种东西。

这玩意,对加工精度要求高,对材料要求更高!

文科出身的罗志学根本就不知道,哪怕是在后世,轴承的性能高低也是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冶金水平的高低。

经过木制模型的试制,敲定了尺寸和加工流程等后,机械厂的工匠们开始制造铁轴承了。

一开始用还是普通铁料,所以加工的时候勉强还能加工,尽管精度不咋地但是也算弄出来的。

但是吧,等把这种用普通铁料搞出来的轴承装上的马车上进行试验的时候,根本没能走多久……

拆下来一看,里面圆柱子已经有细微变形了。

空马车还好一些,但是装上了货物的四轮马车重达上千斤,这上千斤的重量最后都落在了这几个小小的珠子上……

可想而知,普通铁料制造的铁柱子根本就承受不了这种重压。

后来机械厂的工匠们,开始尝试用上好的钢料来制造轴承,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就发现加工又变成了个大问题。

用常规钢制刀具进行加工根本没法加工!

最后只能用最上等,专门用来加工枪管内径的精钢刀具来进行加工,然而加工起来依旧非常麻烦。

一方面是轴承的加工精度要求太高,加工稍有不慎就会报废。

另外一方面是选用了上好钢料后进行加工,哪怕是是保乡军目前拥有最好的精钢刀具也支撑不了多久,一个圆柱子还没加工完,刀具往往就废掉了。

而这种精钢刀具,暂时只能是宋铁匠等资深铁匠们,手工打造,产量极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