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迁都金陵

作者:雨天下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一段长江江面只有一千多米,采用九斤和十四斤的火炮完全能够进行有效封锁。

如此,才算是初步扼制了明军水师沿江而上的情况。

谷崡

不过炮台光有火炮也不行,也需要一定的守备部队,免的敌人直接登陆从地面进攻炮台,因此,第一近卫师在阅江楼炮台也派遣了一个团进行驻防。

总体来说,第一近卫师后续的任务比较轻,因此补充序列也是排在了后面。

而当部队进行休整和补充的时候,大楚帝国也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十月二十日,风雪之日。

罗志学在城外的雨花台指挥部里下旨,即日起正式迁都应天府,以应天府为京师。

正式迁都应天府金陵城,这是大楚帝国历史性的一步,这意味着大楚帝国已经从一个局限在湖广地区里的小地方政权,正式成为了占据华夏半壁江山的大型政权。

这是大楚帝国从湖广走向全华夏的重要一环。

为此,在下士正式迁都后,罗志学还在十月二十五日,金陵城东郊的天坛里进行了祭天,举办了一系列的正式仪式。

这些仪式说起来也没啥实际用处,反而还耗费人力物力,但是却又是一个王朝崛起的过程里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代表者正统性。

当代人,尤其是读书人人家就认这个。

哪怕是大楚帝国内部的文武官员们,也认这个。

不正儿八经搞个祭天之类的仪式,总感觉自己还是一群流贼土匪……

不过各种仪式搞完后,罗志学却是没有入住金陵城里的宫城。

那地方早就被废弃了,在楚军杀到之前就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满地荒草,完好的建筑就没多少了。

如果是修缮的话,基本上和重新修一个皇宫也没什么区别了,工程量太大,而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

经过朝议后,初步决定在明廷宫城的旧址上进行重建皇宫,不过这个重建时间少说也得好几年。

在这之前,罗志学将会暂时以金陵城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园林建筑,也就是魏国公府为行宫。

之前有人提议暂时以宫城西南角的内守备府为行宫的,然后被罗志学一个眼神给瞪回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