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旅顺,线列(七千二合一)

作者:雨天下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外人更加不会关注到,大楚帝国陆军前后两代的编制以及战术体系,不管是之前的长矛搭配火绳枪的冷热混合的战斗体系,还是现在的燧发枪为主要武器的线列战术。

他们都是为大规模野外会战而生的!

尤其是线列战术……这玩意的战斗力在普通的攻防战里体现的还不明显,这也是楚军为什么经常用掷弹兵执行突击任务的缘故,因为掷弹兵身披重甲,对于一些没大量枪炮的敌人很好使。

然而在野外战斗,尤其是双方摆开阵势的会战里,采用燧发枪的线列战术,将能发挥出来其最大的优势!

远超火绳枪时代的密集火力!

而这一点,在楚军第九十步兵团和对面东掳旅顺口守军的这一场战斗力,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当双方相继列阵,然后东掳人率先发动进攻之后,这一场战斗就全面处于第九十步兵团的掌控之中。

双方的轻型火炮不断开火的隆隆声中,东掳人的左翼率先发动进攻,大量端着长矛,身披盔甲的长矛手,掩护着两侧的火绳枪手,弓箭手上前。

而他们对面的第九十步兵团第一营的士兵们,则是以三列横队在军乐手的鼓声中稳步上前,等到了一处矮坡,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后,第一营的营长就下令止步整队了。

五个步兵哨,五个哨一字排开,每个哨的正面宽度大约是十八九米,每个哨距离很近,由此形成了一个大约百米的正面宽度。

而在他们的后方,则是充当预备队的掷弹兵连,这些掷弹兵们现在是充当最精锐的线列步兵士兵的。

楚军里的掷弹兵连,其实除了特定的攻坚战等特殊战斗外,正式野战里都不怎么玩手榴弹。

那玩意很不靠谱容易误伤自己人不说,而且掷弹兵要投弹只能上前二三十米范围内,这个时候,敌人如果是火绳枪或弓箭手之类的远程部队,一个齐射过来就得死光……如果对方是长矛手,一个冲锋过来也得死光……

所以,楚军的掷弹兵,基本只会在攻坚作战,尤其是突击作战,为了对付壕沟,胸墙后的敌人才会使用手榴弹,其他时候基本不用。

第一营列阵完毕,就等着东掳人过来了……

而逐步上前的东掳人,领头的一个将领看着前面单薄无比的楚军阵列,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因为这种阵型实在太单薄了,随便冲一冲估计也就崩溃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面的楚蛮子脑子犯傻了?还是说指挥能力不行?

不可能!

楚军也是一路南征北战夺取了天下的,说起能征善战,比他们东掳人更牛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