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示弱”的举动让脱脱不花感到很受用,多少年瓦刺部的太师没有在自己面前以臣子身份自居过。
他当即就号令自己的怯薛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土木堡方向奔袭而去,甚至还特地在蒙古大军面前显摆了一把勇气。
“太师,看来我们的大汗有些蠢蠢欲动了。”
望着脱脱不花的张扬举动,伯颜帖木儿面露不善的说了一句,言语中丝毫没有对蒙古大汗的尊重。
“任他去吧,等拿下明国皇帝,草原诸部将万众臣服!”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先眼神中有着一抹遮掩不住的野心欲望。
蒙古大汗的汗位,不应该只属于黄金家族血脉,而是有能者居之!
此刻朱祁镇的御帐中,已经得到了蒙古使者传来的议和消息,并且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将亲自来到土木堡跟自己相见。
对于这个突然的“好消息”,王振跟朱祁镇简直是喜出望外,他正在为缺水问题焦头烂额,要是再拖上一天,恐怕就得殊死一搏突围前往桑干河了。
英国公张辅等老臣觉得其中有诈,瓦刺大军已经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怎么可能主动来向明军议和?
可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的求见,却让朱祁镇有些冲昏头脑。要知道蒙古虽然包括瓦刺部在内的绝大多数部落,已经向明朝俯首称臣,但真正的蒙古大汗臣服,却要等到嘉靖年间的俺答汗。
不管战事如何不顺,如果能借此达成让脱脱不花这个岱总汗向自己称臣,那么朱祁镇将超越先皇四帝的成就,彻底在史书中抵消亲征伤亡惨重的负面影响。
只能说有些时候王振跟朱祁镇天真的可爱,不但憧憬着双方能握手言和,还做着想要对方顺势称臣的美梦,完全没意识到十几万明军已然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当朱祁镇决定议和的那一刻起,就等同于把明军困兽犹斗的战意给破碎了。没有了那股殊死一搏的决绝,每个人都不切实际的想着蒙古人放一条生路安稳回家,反而没有人可以活着回去。
命运的枷锁,已经不知不觉套在了朱祁镇的脖子上,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题外话------
感谢大兄弟打赏今天字数加长了些,明天争取再加长。另外查阅资料觉得朱祁镇真是把每个雷都踩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