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说不定在广大文人士子眼中,把杨鸿泽高中状元,当做是寒门逆袭。为这届乙丑科殿试阅卷,增添些许公正口碑,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沈忆宸,那是没办法,皇帝亲阅的面子必须给。
“本官附议李郎中,此三份试卷却属佳作。”
“没错,特别为首试卷出类拔萃,当大魁天下。”
“本官也认同李郎中高见。”
几乎就是一瞬间,在场有五六名官员赞同礼部郎中推选的三鼎甲试卷,胜利的天平逐渐往着杨鸿泽那边倾倒。
“本官不认同!”
一道深厚声音响起,翰林院侍读学士站起身来,表示对礼部郎中推选的反对。
“本官认为奈大人挑选那份居中试卷,雅文绩文,湛深经术,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此文如若不能独占鳌头,当翰林之耻!”
这名翰林侍读学士,并没有钱习礼的任何授意,纯粹是出于公道之心,认为沈忆宸的文章技惊四座、力压群雄!
只是他这一站出来,让很多人脸上表情有些诡异,翰林院这群老学究,居然与阉党站在了一起,属实开了眼界……
沈忆宸这篇殿试文章,打破了大明官场的次元壁。
“本官也认同于学士之言,此篇文章可为状元。”
兵部尚书徐晞淡淡说了一句,除开阉党身份,他也跟成国公朱勇共事过。
论才学、论背景、论人脉,沈忆宸样样不差,还被皇帝给亲阅了。
就这都不能被评为状元,真是翻了天!
有了六部主官入场,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阁老马愉等人,也开始纷纷表态。
像什么解元、会元头衔可以退让,状元涉及到朝堂之争,是绝对不可能退让的。
于是乙丑科殿试出现了罕见了一幕,十六名读卷官八比八打成平手,支持沈忆宸的跟支持杨鸿泽的,居然各占一半!
不过支持杨鸿泽的读卷官群体中,高官重臣比例更多,沈忆宸处于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