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金殿传胪(二合一加长)

作者:无限循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若不是李时勉年纪大了上疏请辞,恐怕还有升迁之喜。

由此可见,国子监讲学无论是哪一种,对于沈忆宸声望跟仕途的帮助都无比巨大。

李时勉这番举动,简直就是帮沈忆宸搭建青云梯,如何能不让在场众新科进士震惊?

“大司氏,晚生才疏学浅,恐担当不起……”

说实话,听到国子监讲学这种好事,沈忆宸也很心动。

不过他还算没有完全迷失,明白自己几斤几两,科举上成就那都是应试教育,与文学上开宗立派的讲学大相径庭。

不讲以自己目前功名,好歹还有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名。万一没讲好玩脱了,那真的是搞了一波反向操作,怕不得血亏。

“沈会元,请勿推辞,老夫这点识人眼光还是有的!”

李时勉提出让沈忆宸讲学,一方面是有报答感谢的意思,另外一方面,他也确实欣赏沈忆宸的才华。

无论是乡试、会试的文章,还是流传出来的几首诗词,无一不是名扬天下的经典佳作。

就算此等能力不足以讲经论道,当个陪讲为圣上讲学一场也足矣了,要是沈忆宸因此而得到圣上赏识,也算自己为国挖掘了一名贤臣,问心无愧!

“既然大司氏如此看重,那晚生就只好却之不恭了。”

沈忆宸硬着头皮拱手称是,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万一自己能得到“帝王师”的美名,仕途上就不用在翰林院蹲几年空闲衙门了。

见到沈忆宸答应,李时勉捋须满脸笑意,又与他闲谈了几句,然后就率领众人离开了。

“沈兄,能得到大司氏的如此赏识,在下真是敬佩不已。”

萧彝看着李时勉走远后,满脸羡慕敬仰的朝着沈忆宸说了一句。

大司氏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能得到他的看重赏识,先不说国子监讲学这种实打实的好处,单单在文人清流中赢得美名,就受益匪浅了。

可不要小看这些笔杆子的作用,关键时候言论可以逆转局势。很多功名并不高的清流领袖,为何能做到一呼百应,号令群雄?

就是因为他们掌控了舆论权,才能成为无冕之王。

“沈兄,当年冬至诗会在下就觉得你不凡,如今看来注定要一飞冲天。”

商辂也是附和了一句,语气中颇为感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