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作者:无限循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沈忆宸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朝着驿站外走去。

当他看到孟安维给自己准备的仪仗时候,脸上的笑容多了一抹冰冷气息。

这并不是说孟安维不敬上官,安排了很简陋的仪仗队伍,相反眼前的仪仗规模极其恢宏,不输省会巡抚的档次。

最前面有吏役执鞭开道,往后有鸣锣吏役提醒路人回避,再后面就是浩浩荡荡十几面官衔牌,上面书写着沈忆宸在功名上的成就,以及任职过的官衔。

队伍最中间是一顶标准的八抬大轿,哪怕不知官员品阶如何,单单这个架势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但问题是明朝乘轿的限制,是在明代宗景泰年间才松开。正统年间就算是二三品京官,乘轿都偷偷摸摸的只敢用二人抬,最多不过四人抬,八抬大轿至少京师没人敢用。

除了这顶八抬大轿外,后面更是浩浩荡荡跟着上百人的队伍,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县城可以拿出的迎接水准。

孟安维看到沈忆宸站在原地没动,还以为他是被这接待仪仗给震惊到了,于是上前讲解道。

“佥宪,下官在半个月前收到吏部谕令,得知您要来山东治水,立马就命人准备好了接待仪仗。”

“规模档次,全部都按照二品巡抚标准制定,决不让佥宪感到丝毫的怠慢!”

原来山东巡抚的仪仗是这样吗?

沈忆宸心中有着一抹冷笑,他不由想到了出镇河南、山西两地的巡抚于谦。

同样督政一方,于谦出行就靠着一匹马,连二人抬的小娇都没用过。

难怪这么多年河南、山西天灾都能平稳度过,而山东决堤一路尸横遍野,从这里可见一斑!

“孟县尊有心了。”

“此乃下官分内之事,还请佥宪上轿。”

孟安维满脸讨好笑容,在他看来沈忆宸很满意自己的安排。

坐上这八抬大轿,不单单是仪仗规格用了巡抚的标准,就连开道棒锣,都用上了十一响,可谓极尽尊荣。

从驿站一路前往县城,沈忆宸不时的掀开车帘,打量着外面的场景。相比较运河上两岸灾民遍地景象,这一路两旁可谓“干干净净”,别说流民了,连乞丐都看不见一个。

进入县城後,那更是熱闹非凡,身穿锦衣的各式人员在街道上来来回回的行走着,处处彰显阳谷镇的繁华富裕。

“佥宪,阳谷镇乃兖州大镇,早在先宋就被设立为城关,至今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緊靠黄河跟运河,乃连接南北的商业重镇,可谓百业俱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