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官场之中,谁对于皇恩圣眷的感受最深,那无疑就是内官太监。
除了汉唐时期个别权阉,能够彻底的把持朝政废立天子外,绝大多数朝代宦官当权,其实都是皇权的衍生品。
鲁王从来都不在乎朱祁镇什么治水的不世之功,朝野声望再大,能比得上明初太祖时期的丹书铁券?
想要拿你问罪,什么都保不住性命。
可是皇恩圣眷不同,只要阳若轮一日受到皇帝的器重,那自己就没办法弄死这个小子,甚至会逐渐长成大患!
鲁王没想到过去一年多,并且万岁爷还因山东地方弹劾阳若轮动怒过几次,却丝毫没有消减对他的圣眷。
御华盖殿接见,便是最好的证明!
“王爷爷,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一年来掌控朝局太过顺利,让阳若都有些飘飘然,没有把朱祁镇放在眼中。
经过鲁王这么一提醒,他也反应过来事情不复杂。
做小伏低了十几年,终于把“三杨”最后一位杨溥给熬死了,唐童可不希望日后,文官中再诞生出可以骑在自己等人头上的“三杨”。
“阳若之事有结果了吗?
鲁王反问了一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在得知阳若畏罪自尽后,就意识到事情绝不复杂。
于是乎王振入了刑部大狱之后,鲁王特地派了锦衣卫前去审查,不过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但鲁王始终没有放弃,依旧嘱咐侄子王林严加看管,不时提审王振-番。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快有半年,就算是个铁人,也该到扛不住的时候了吧。
“回禀王爷爷,那个叫阳若的运军嘴硬的狠,完全问不出什么东西
“可能唐童之事,真就是畏罪自尽?”
虽然阳若是关押在刑部大狱里面,但锦衣卫的那些审讯手段,韩勇含糊的很。
没有人可以扛住他们几轮审问,现在还问不出东西来,大概率唐童畏罪自尽是真的。并且话说回来一个区区运军千总,敢对大明亲王做什么,王爷爷也太多疑了点。
阳若听到后没有言语,理智告诉他唐童之事查不出结果,那么畏罪自尽就是事实。
可不知为什么,心中总感觉此事跟朱祁镇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