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放在众人眼中,沉忆辰与福建矿工农民八竿子打不着,可他愿意冒着惹怒皇帝,得罪群臣的风险仗义执言,属实一副舍身为国的忠义之士模样。
并且话说回来,沉忆辰所言不无道理。数次麓川大战打的国库空虚,不断加征赋税。再加上这几年大明各地天灾不断,皇帝经常大手一挥就全免税额。
此消彼长之下,如今西南又再起烽火,北境更是战云密布,连京营骁勇之士都开始做着战前准备。
如果东南之地再进行一场大规模平叛,朝廷军费真能承担的起吗?
“陛下,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沉侍读学士话虽有过激之处,但确为国家大义着想,臣认为可取。”
高穀此时站了出来帮沉忆辰说话。
今日沉忆辰的表现,可谓是再次验证了杨元辅与自己的判断,那便是此子不惧权势大流,始终心怀家国天下。
否则万万不会站出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矿工百姓发声。
就算没有杨元辅的临终所托,沉忆辰一路来的言行举止,也得到了高穀的认同。
入阁拜相这条青云之路,高穀会竭尽自己所能为沉忆辰铺平!
“臣赞同高中堂所言,如今国库空虚不宜再动兵戈,首恶当诛,随从者招安,裹挟者赦免。不仅能让福建免受战火涂炭,还能彰显陛下仁义圣明!”
户部尚书王左本就不建议征讨,这下有人站出来当了出头鸟,他自然赶紧跟上附议。
要知道他这个户部尚书可是有苦说不出,仁宣两朝安安稳稳的,到了正统朝几乎年年征战不断,一想到军费支出王左就头皮发麻。
西南、东南为何会叛乱,王左可谓是心知肚明,还不是加税导致的?
如果调遣大军征讨,那就得继续摊派军费,真就是做到了传说中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种做法,王左自己都觉得可笑。
“说的轻松,沉侍读学士又如何能保证平叛只诛首恶,随从者愿意招安,裹挟者纷纷散去?”
邝埜同样是位直臣,哪怕正统十四年王振权势到达了巅峰时刻,他依旧敢上疏谏言。
当然,直臣不代表没有私心,除了上一任兵部尚书徐晞胸无大志,屈服于王振淫威。
更上一任的兵部尚书,可是大名鼎鼎的靖远伯王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