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衡的惊人表现,让在场其他大儒宗师们,都不由向吴与弼道贺了两句。
不过吴与弼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之情。原因就在于这个弟子学问虽强,但功利心太重,与自己的性善观有很大冲突。
吴与弼向来淡泊名利,哪怕拜了杨溥为师,得到过皇帝数次召见,都不愿意入仕为官。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过在后天环境中,却难免遭受到各种诱惑。只要化去身外之物跟各种私欲组成的“心垢”,才能达到“性善”的境界,从而朝着圣人大道方向前行。
张士衡才华横溢,把自己的“心垢”性善观发扬光大,有了今天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是这名弟子却抛弃了性善观念,彻底的倒向从心立志,遵循本心。
而张士衡的本心志愿,便是仕途青云,名扬立万!
“在下不认同士衡兄所言,认为圣人之道,在气与神!”
有了陈瑞初跟张士衡开头,其他的文人士子都被调动了起来,开始拿出自己的学术观念进行辩论。
这名文人的“在气与神”,就属于儒家的气学范畴,认为“气”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只有拥有了精气神,才能天人合一成就圣人境界。
“气学过于虚无缥缈,在下不认同!”
“你说的也是写歪理邪说,鄙人反对!”
一批批的文人士子上台,又紧接着被另外一群人给驳倒下去,唯独张士衡的雏形“心学”,隐约有种舌战群儒的架势,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
不出意外的话,这届西湖雅集,张士衡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能是看着无人敢上去应战,何闻道紧握着双拳,展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想上去辩经吗?”
沈忆宸其实一直都有关注这个年轻人,发现他有此想法后,便靠了过去问了一句。
“嗯!”
何闻道重重的点了点头,脚下却没有任何动作。
“为何不上去?”
“向北兄,我……我不善言辞。”
面对沈忆宸的询问,何闻道有些懊恼的回了一句,前面自己连陈瑞初跟刘景仁都辩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