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人类寿命的真正潜力,我丁苍海一生不弱于人

作者:火中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就是我要来这里的原因。我丁苍海一定要在这里做出真正的事业,因为我受够了自己总像个无能的寄生虫一样纯粹的依附着他。我渴望着将来的某一天,他能在回忆起我时在心里夸上一句,丁苍海这家伙……不错。”

“你们明白了吗?”

……

时间又过去一个半小时,逐渐减速的侦察舰终于穿过了环状陨石群,然后悄然附着到一块堪比源星大月的超大陨石的里侧暗面。

坐在装甲里的小吴正在做着机甲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考虑到c1915上的超强重力以及相对稀薄的大气层,即便提前降速,工程机甲在降落时也必然会遭遇较强的冲击,小吴已经提前启动了缓冲深海液的灌注。

伴随侦察舰内轻微地一下震动,工程机甲弹射而出,向着巨大的c1915飘飞而去。

随后,侦察舰开始改变形态,经过一系列结构变化,变成了一个小型基站。

大功率阵列式幽灵粒子通讯器完全启动,一张信息流大网快速铺散开来。

游弋在附近八十三亿公里范围内的近四十万艘侦察舰同步接入了这片局域网,并交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结构。

海量的信息开始从各个侦察舰上反馈到这基站,再由基站进行定点加密,以垂直收束信息流的方式发往远方。

六个小时后,小吴在c1915上成功建立小型基站,并伴随着岩浆的缓慢涌动而缓缓摇晃,恰似湖面上的一叶扁舟。

一台又一台具备独立运算能力的章鱼般自动化机械从这太工程机甲的支撑足内部的通道滑落,先落到地面,然后再使用特殊调试后的反重力引擎轻轻飘起,扑进了稀薄大气层内疯狂卷动的漫天黄沙里。

接下来,这些被侦察兵们戏称为章鱼的机械将会如同不知疲倦的蚂蚁一般,不断将星体表面的样品送往以工程机甲为主体的地面小型基站。

与此同时,丁苍海已经走到侦察舰后部的小型加工仓。

他已经接受到来自孙艾的全新设计图,他将会带着另外几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现有的机械和零部件组装出一台地热辐射自供能式螺旋掘进机。

c1915星过于庞大,半径达到一万一千公里,是侦查军团五路军共计200万艘侦察舰迄今为止在腾龙星云里碰见的最大的星体,并且其表面岩浆层的下方除了一些裂缝之外,大多都是结构十分坚硬的耐高温混杂合金岩。

原本的掘进机性能已经不足以应对这种局面,就连来自帝国的螺岩掘进机也不行,必须对螺岩掘进机进行拆解及改良,再增加上地热辐射供能装置才能一直往里钻去,并钻穿星核。

经过众人两天的忙碌,改良型螺岩掘进机终于通过理论验证。

驾驶技术最好的副官小王坐进座舱,操控着这台机械弹射向c1915的表面。

外挂式介质引擎间歇喷射,引导着掘进机沿着c1915稀薄的大气层表面如同打水漂的石块那样跨越了两万余公里的距离,扑向一个深邃的山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