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和亲使臣

作者:席翰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太子办事,对事不对人,平常除了和秦凤西关系好,从不与人私交,更不党同伐异,诛锄异己。

虽然与秦凤西关系好,却早已表明,与秦家毫无关系,纯属私人情感,与朝政无关。

只要太子有失偏颇,谁指出,他都欣然虚心接受。

所以,太子的名声好,却又从来不威胁明宗的权利。

加上太子爷的母族外戚,甚少有提拔,京官中,重要官位,没有一个是姓王的。

表弟卓帧,也不过是在太子府内做了个太子少保的职位。

所以,没有大臣对太子李瞩提出外戚干政一说,前皇后王氏一族低调得很。

从来都是谦逊有礼,礼贤下士。

所以,这些年来,王氏一族存在感极少。

早在十几年前,王氏一族便各自被太子请命,调离京城,归还权利,远离京畿重地,调任各地。

李瞩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兼容并包使他在太子的位置上稳坐如山。

三皇子一派的汲汲营营,吃相难看,反而落了下乘。

所以,这次和亲的事,太子爷当时就分析了利弊,却也表明,明宗圣明,做什么决定,都决不反对。

另一方面私底下却又加强了各方面的戒备和筹谋。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事,这次程老提出的这一建议,居然不被太子推崇。

李瞩神色不变的道:“程老考虑甚是周全,可本宫也推崇以孝为先,支持六皇子。”

秦凤西虽为九城城主之一,但在朝堂上,基本是隐形一般,很少发言,好几次朝堂上险些打起来了,他都能平心静气的看着,不发一言,如听说书,甚至连眉毛都懒得抬一下的人。

今天却说了三个字:“臣附议。”

声音不大,却穿透性很强,朝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

虽然声音陌生,却没人会忽视。

然后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又各种小声议论了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