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非大明户籍之人,在许多律法层面,没有享受的保护。
虽说没有明文规定,非大明户籍就要低人一等,但现实的情况就是低人一等。
比如有户籍和没户籍的争执见官,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在一些桉件上有所袒护,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对于这些,朱英也有所了解,知道有些许不公,但并没有去改变的意思。
为什么要改变,区别对待,挺好的。
便就是这样,才能让其他外族外国之人,心向文明,心向大明。
从深层次来说,大明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里没有汉人,蒙古人等等的区分。
只有大明人和非大明人的两种概念。
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人口,这也是朱英要进行的一个方式。
区别,不公正的对待,往往会让更多人对于大明更加向往。
用朱元章的话来说,咱大明的百姓还管不过来呢,哪里有时间去管这些外族之人。
在官员制度这边敲定之后,朱英便在此出宫,开始商定关于工人工会的事情了。
工人工会,在如今的大明是很有实行的必要。
因为工业的发展的基石,就是工人群体。
普通的劳工是工人,有技术的工匠,也是工人,甚至是大夫等人,都属于百工的行列。
很多创造,科研的发展,最早哪有什么科学家的存在。
便就是工人在推动。
具体点来说,便就是技术工种。
这些经常在一线工厂里干活的人,往往会蹦出几个脑袋灵活者,他们发展出更为快捷,便利的施工方式。
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的他们,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便就属于近现代科学家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