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错觉

作者:执笔见春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才是真正真实写照。

而朱英提出一顿吃食后,这些百姓家里的孩子,相当于全部都由朱英来养了。

因为在多数人看来,小孩子胃口小,吃一顿也就够了。

尤其是女孩子。

按理说这是一个好事。

毕竟这钱也不是由户部出,也不是由内帑出,完全由群英商会来承担。

从外层面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福于民。

怎就让朱英冷眼旁观,朱元璋大发雷霆,直接问斩呢。

因有人站出来反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英这种开民智的行为,触及到了现在所有读书人的利益。

这个读书人,是包括文武百官,勋贵地主,乡绅富商。

唯一没有包含的,就是最为底层的黎民百姓。

尤其是翰林院,意见当是最大的,他们把守着学习的通道,高深的知识想要学习,就只能是国子监,翰林院。

其他地方,只有最为普通的经义流传。

转过来说,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根本,就在于科举上面。

那种乡下百姓中状元之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政治思想,便是《四书》、《春秋》、《诗经》等典籍的内容与理解,所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他们才知道。

这么一来,等于是为官的上升渠道,被所谓的少部分读书人所掌控。

什么寒门贵子,那都是小说里面的。

蒙元清洗天下,让这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所谓的千年世家,但依旧是宗族天下。

很多地方,一个村,就是一个姓,也就是一个族。

这是无法避免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