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因为自己讲出的第一条由各家筹集粮食救济百姓的提议。京城现在物资短缺到这种地步,也没见哪个王公大臣拿出粮食来救济百姓。
北京城外的农庄全部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只有他们的手中有粮食,可是这些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浅。
孙瑞珍想到明史上面关于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外时的记载。那时皇亲国戚跟现在王公大臣们的嘴脸大概是一个样子的吧。
只见孙瑞珍缓缓地将自己的顶戴花翎,摘了下来,放在身侧的御道上,跪下行礼道:“请陛下治罪!”
咸丰身为帝王如何不明白底下这一出戏。但是他现在还不好下决断,因为江苏吉尔杭阿的消息还没传来。
按理说,按照计划实行的话,应该有结果了,前几天倒是传回了董书恒被炸死的密报,但是却没有后续的消息了。
从刚才王公大臣那一波表演来看,从他们的手中抢食显然是行不通的。
“孙爱卿还请起身,朕不会因言治罪,况且孙爱卿的忠心,朕是清楚的。”说着给边上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立即有太监将孙瑞珍给扶了起来。
“传旨,令顺天府、内务府收拢城内流民。从内库支取一部分的存粮,先行救济。等城外的长毛散去,再遣返原籍。”咸丰说道。他没提城外的流民,那数量太多了,现在朝廷也没有精力去管。
大朝会上都是扯皮,决定不了什么事情。朝会散去之后,咸丰把几位军机大臣都留了下来。
问题终归要解决。回到内书房后,咸丰准备换身便服。这个时候赫敏突然出现。
“皇上,奴才该死,差没有办好,那个董书恒没死。”
“什么?没死!你是怎么保证的?”这个消息对咸丰来说比太平军打到京城还要坏。
“皇上,都是奴才办事不利,不知为何,那个董书恒只是受了伤,这几天一直没有出现,底下办差的小的们就以为他死了。当时马车确实被炸的粉碎,为此我们还死了一个密探。”赫敏没有求饶,他知道自己这位主子的性子。
自己主动认罪还有一线生机,要是求饶的话,估计会必死无疑。
“那吉尔杭阿呢?他又怎么样?怎么没消息。”
“我们的人也联系不上他了,当初跟在他身边的人也都失联了。”赫敏禀报道。
咸丰向后退了几步,跌坐在榻上。
完了,一切都完了,江苏的谋划是一切的前提。现在那边失败了,所以一切都结束了。
董书恒没死,他会怎么做呢?要是他跟太平军联合起来造反,自己顶得住吗?
西边的湘军楚军被太平军挡住,暂时指望不上。整个北方已经无兵可用了,如果淮海军北上,那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