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之中,四人分做两边,互相做了介绍,杜、彭二人也没有在意这样的安排于礼不合。
按照官职来算的话,他二人怎么也是朝廷的上官,而对面二人一个是一个武官,一个是个举人,连品级都没有。
不过都这种时候了,再去纠结这些就真的要被人家笑话了。
“二位大人这是来宣旨的吗?难道朝廷已经同意了我们提出的几点小要求。”王啸先入为主地说道。
他知道清廷是不可能同意这些要求的,先入为主地这么说就是要给杜彭二人一个印象——就是我们觉得这些要求很合情理,应该都被同意。
“这……贵军提出的这几点要求,多有逾越之处,让朝廷如何能够同意。从来没有朝廷的军队胆敢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淮海军还是朝廷的军队吗?”杜翰一时语滞,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抓住了淮海军的软肋开始反击。
淮海军并没有公开造反就还是承认自己是朝廷的军队,自然要听从朝廷的差遣,这就是拥有大义名分的好处。
王啸看了一下刘榕,刘榕接下话茬,开口说道:“杜大人,此言差矣,淮海军自成立以来没有拿过朝廷一两银子的军饷。但是却是给朝廷屡次立下战功。这次北上勤王,唯有我淮海军出动了大批力量,其他各省可有派兵支援?”
“所以,杜大人觉得我淮海军提出这点要求过分吗?朝廷每年的军费、官员薪饷花费几千万两,难道不该分一些给我们吗?”
“南洋水师保卫大清海疆,难道不该有几个固定的军港吗?大人有所不知,军舰在海上航行也是要靠岸修整的,船只还得定期保养、维修。那些轮船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补充燃煤。”
“再说了,那些阻挠勤王,为了一己之利攻击友军的人,难道不该受到惩处吗?南方的发匪已经占据三省之地,如果不统合南方的军队,还是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何时才能够平灭发匪。”
……
刘榕一上来就是一连串的灵魂拷问,都不给杜、彭二人插嘴的机会。
等刘榕讲完之后,二位军机大臣都是半天的沉默。
最后,还是彭蕴章打破了沉默,不再是直接回绝。
而是逐条地跟王啸、刘榕讨价还价。
“两位,淮海军要的军费800万两,实在太多,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另外朝廷的军费标准也没有那么高吧?”彭蕴章说道。
只要二位愿意谈就好,刘榕就跟他们认真地计算起来,幕宾出身的刘榕计算能力可比这两位军机要强。
最后这一条被谈到五百万两,朝廷支付100万两,剩下的400万两银子以上海海关税银抵冲。这实际上是董书恒提前关照过的,淮海军并不缺那几百万两银子,董书恒只是想通过此举完全掌控上海海关。
对三名涉事官员进行惩处也没什么问题,双方很快敲定。
矛盾主要集中在南洋水师的驻地问题上,杜、彭二人坚持不能让南洋水师进驻威海,那个地方离天津太近,而且恐怕会让淮海军的势力渗透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