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让人在跟他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掉他的年龄。但实际上,在做生意方面,他比那些狡猾的犹太人还要精明。”这是包令的前任文翰在新加坡跟包令交接工作的时候对董书恒所做出的评价。
文翰还告诉包令,绝对不能够以看待平常清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董书恒,他崛起的太快,就像一个迷一般。
他对西方的了解,超过了任何的清国人,有时候文翰甚至觉得董书恒比自己都要了解西方世界。
像董书恒这样的清国实权人物,最好和他做朋友,做合作伙伴。如果是做敌人的话,最好先从肉体上消灭他,不然他会成为所有人的噩梦。
董书恒见和二人聊的很投机,就让人安排了一个豪华包厢。
他实际上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二位公使相商。如果不是今天的这个宴会,董书恒也会专门安排时间见两位公使。
包厢之内。
“二位公使,俄国人在奥斯曼土耳其的举动,我都已经听说了,简直令人发指,这个国家自称文明世界的一员,却做出了种种野蛮的举动,实在是令人不齿。”
“是的,总督阁下说的太好了。全世界文明世界的人们都应该一致地谴责俄国,以及他们那个野蛮的君主尼古拉一世。”虽然不知道董书恒为什么提起这件事情,但是法国一直想挑起对俄国的战争,因此布尔布隆还是马上附和道。
一旁的包令却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董书恒。
“总督大人,俄国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吧?”包令问道。去年,南洋水师北上跟俄国人在鄂霍茨克海干了一场,将俄国人在远东的舰队一举干掉的事情,包令是知道的,毕竟舰船上有那么多的英国教官,这个事情是瞒不住的。
所以董书恒刚才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包令就大概猜出了董书恒的意思,并且接着他的话茬把话题引下去。
“是的,公使先生,俄国人在远东地区,野蛮地杀害我们的居民,公然侵占我们的领土,对于这种行径,我们不可能不做出反击。”
此时,英法确实已经把军舰都开到了黑海,大战一触即发。
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并不具有其伯父的胆略,但也不害怕与俄国一战,俄国与法国相隔普、奥两国,只要普、奥保持中立,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为零。
如果在巴尔干或黑海作战,法国拥有技术优势,战场和战争规模都很有限。而且无论战场输赢法国都是赢家,神圣同盟将被拆散,《四国同盟条约》将彻底作古。法国将会摆脱孤立的局面。
英国人同样担心俄国人的南侵会影响到英国在中东,甚至是印度的利益。
董书恒这么说了,说明清国或者是说他本人对与俄罗斯作战有兴趣。
“总督阁下,您这么说,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中国将向俄罗斯宣战?”布尔布隆显然有些急切了,他非常希望董书恒能够亲口说出那个答案。
“宣战?哦,不,我们的清国和俄国接壤的边界线实在是太长了。如果是全面开战的话,对我们非常的不利。”董书恒显然也不想做一个冤大头,跟俄国人宣战不是可以,但是这得看什么情况了,他可不想给人做免费打手。
“先生,如果我们两个国家全部都向俄国宣战,那么贵国是否愿意同我们签署一份协约,从东方出兵,牵制住俄罗斯的乌拉尔山以东的兵力。”最后还是,包令说出了三方都想讲出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