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董书恒白天陪着魏玉珍弄好学校的事情,晚上回去还要处理公文。
就这样他竟然没感到累,反倒是觉得异常地充实。
当然了,董书恒也没有忘记关注太平军的动向。
太平军现在是三面开花,不过他们已经注定成不了气候,因为天京陷落之后太平军就已经没落了。
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太平军已经是一盘散沙,已经没人能够将这三股势力给统合起来了。
黄浩带着洪天福贵随着罗大纲转战河南,依仗这罗大纲的指挥天赋,倒是打了几个胜仗。
但是黄浩一心想着早点去洛阳,因此给罗大纲的指挥造成了很大干扰。
罗大纲的意思是不能直接往河南府跑,这样子战略意图太过明显了。
现在河南巡抚英桂已经反应过来,他将剿灭捻匪的军队抽调回来,坐镇开封,在汝州和开封布置重兵。又让两府各募集两万团勇协助守城。
罗大纲放弃汝宁府挥师北上,猛攻汝州府十五日不下。
军中在汝宁搜刮的军粮已经消耗严重。
于是罗大纲准备向东去归德府,准备与盘踞在那里的捻军汇合。等队伍壮大之后再合力攻打英桂。
但是黄浩认为这样是南辕北辙了,应该坚持攻打汝州,进入河南府,占据洛阳,到时候必能声势大振。
黄浩认为洛阳在汉唐时期都做过都城,在汉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倒时候洪天福贵要是能够在洛阳登机必然能够占据大义名分。
现在要是去跟捻军汇合,要是被堵在了东面那就是无路可走了。最主要的是归德府的东面就是淮海军了。
黄浩现在只想离淮海军远远的,他觉得董书恒天生克他。
罗大纲也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朝堂上公开反驳杨秀清。
最后,黄浩不得不搬出洪天福贵,你罗大纲不是个忠臣吗?
那咱们就去找太子殿下评理去。这洪天福贵天天都是由黄浩带着,自然是听黄浩的话。
最后罗大纲无奈只得继续进攻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