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武器研发高潮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弹好了之后,一款1854式步枪便应运而生。

它跟53式步枪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是改造了枪膛的空间以及枪管的口径以适应新的子弹。

当初董书恒在设计53式步枪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够造出来无烟火药。

要不是碰巧找到舍恩拜这个老头。光是靠董书恒那一点点化学知识,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够造出无烟火药。

有可能欧洲都已经有了可以实用的无烟火药,董书恒这里还没有做出来呢。

既然有了新式的火药,就要用起来,虽然这意味了原来的53式步枪不到一年就要被淘汰。

但是这也不一定会造成浪费。因为以淮海军的制造能力,还不能够快速地量产新的步枪以及子弹。

就像之前一般,新枪的替换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替换下来的枪支也会被换给二线部队。

最后,所有的老式枪支都会流入到民兵的手中。

淮海军海量的民兵队伍对装备的需求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一般,永远也填不满。

淮海军这几年综合了清廷以及各地官府的数据。得出现在全国的人口数量在四亿五千万到五亿之间。

这两年虽然多有战乱灾害,但是由于淮海军大量的收留流民,让人口并没有减少。

反而因为两江地区鼓励生育的政策,以及淮海军从南洋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让人口继续快速增长。

这么多的人口基数在那里,董书恒规划中的一亿民兵的目标并非不能够实现。

所以淮海军对枪支的需求非常的巨大。现在每多一把枪,华夏民间就能够多一分的战力。

在这种情况下,董书恒豪不犹豫就批准了54式步枪的生产计划,同时制造一款属于淮海军的重机枪的计划也提上日程。

制造重机枪就必须要有外在动力,最常见的就使用子弹发射时自己产生的燃气动力,这在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时候没办法使用,

但是现在有了无烟火药。利用好火药发射药产生的燃气作为动力完成上膛、击发等动作这是以后枪支发展的方向。

导气式的机枪在历史上主要是勃朗宁以及哈其开斯,还有马克沁。其中马克沁的原理要稍微简单一些,只是马克沁采用水冷设计,比较笨重一些。

不过上面这些枪的原理,董书恒都不是很清楚,至于怎么去利用发射药的燃气,还是得靠董书恒手下的工程师自己去摸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