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现在我们走的路还是在太行山的外围,所以您看不到什么人。这里除了道路经过了短暂的修缮之外,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发。”
“前面再走一会儿应该就能看到井陉县城了。”
“那里是我们二团团部所在地。”徐岳边走边说道。
果不其然,走了一会儿,董书恒就见到一条大河,河水不深,此时已经全部结冰了。
“总统这是冶河,东西走向,基本上和井陉道重合。我们去司令那边需要沿河而上。这条河夏天的时候,河水很深,水流湍急。但是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没什么水了。”
“嗯,井陉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啊!”
董叔恒知道北方的河流季节性的特点很强。夏天的时候,山中的雨水汇聚起来就会让河水暴涨,甚至有的时候会导致下游洪水。
董书恒的记忆中对这个地方还有印象。
前世的时候,石太铁路就是沿着井陉道进入山西的。
每次火车过了石家庄之后就进入了重重大山,途中会路过有名的娘子关,过了阳泉之后,两边的大山才渐渐变少。
火车行进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沿着一条河谷的边缘。
所以这条河,董书恒应该是见过很多次了。
沿河再走一段路就到了井陉。
这里是一大片的山间谷底,在太行山区难得见到这么大一片平坦的土地。
跟井陉这个名字一般,这里四周都是高山,中间一片平地就像一口井一般,众人仿佛置身井底。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穆王东巡狩猎时,来到此地,看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名“井陉”。
井陉县城不大,但是外墙明显修整过。而且董书恒看了出来,是用水泥修整的,甚至城中的街道都用水泥硬化过。
董书恒看向徐岳,问道:“你们这里的水泥厂产量很大?”
徐岳连忙说道:“是的,总统,您看北边那片大山,那里是井陉的重要矿区,这里盛产石灰、煤炭和大理石还有陶土。”
“所以我们这里建了好几座水泥厂,不过都不大。但是就近取材,成本很低。”
董书恒知道了,这里生产的水泥要是运到江苏,未免太远,而这东西在清军控制区也不是很好卖。所以大部分只能自己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