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会意,拱手说道:“点检大人,最近弟兄们连饭都吃不饱,如何还有能力主动出击。”
“现在外面天寒地冻,清军这个时候前来攻城,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我们这里。我们可以先据城而守,消磨掉清军锐气。然后在清军士气尽丧之时,杀出城去,这样必然能够将清军击溃。”
不得不说这名将令的建议颇为有理。
就连罗大纲的心中也有几分赞同。
“李军帅的建议在理。我军现在粮草紧缺,士气不振,此时主动出击,相当于将自身的天时地利人和拱手让人,实为不智。罗将军战无不胜,是我天国的战神,但是士卒们也不是铁打的,吃不饱,穿不满,如何顶着寒风出击?还望点检大人体谅士卒。”黄浩有些阴阳怪气地附和道。
你小子还好意思说,军粮物资都被你给挥霍掉了。罗大纲本来就想找黄浩质问,军粮物资为何会消耗的这么快。
但是一直没逮着这小子。直到今天军议,黄浩才现身。
当着这么多的人面前反驳自己,还好意思提军粮的事情。
不过现在众将领都在,罗大纲顾全大局,不想让手下看到将相不和的场景。
又有多位将领出来附和坚守城池。罗大纲也不好固执己见。主要是他的心中对于固守城池然后再反击的建议也有一些认同。
黄浩自然是不想罗大纲带兵主动出击。
那样的话,他还怎么里应外合啊?
而且清军就来了两万。黄浩还真的担心,野战的情况下,罗大纲将清军给打败了。
那样的话自己的计划岂不是全泡汤了。
只有在守城的情况下,黄浩到时候让人打开城门。
城门突然丢失,必然会沉重打击城内士卒的士气。到时候自己再带着人在城内反戈一击,这样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军议最终还是决定固守反击。最近从久攻河南府不下,损兵折将,到军中粮草短缺,都严重打击了罗大纲的威望。
这才有了今日军议中,这种一边倒都反对罗大纲的局面。
基层将领们似乎是在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今天这军议,黄浩很满意,他在心中为自己的成功布局暗自窃喜。
罗大纲啊,罗大纲,你打仗是有两把刷子,但是你不懂人心。人心都是自私自利的,你不能指望别人都跟你一般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