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九章 最后的碰头会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场覆盖复兴军高层的会议正在召开。

复兴军筹备反清的工作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诸位,这次可能是誓师之前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今天会议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

“一旦我们正式誓师,那么就再也不能回头,除了前进就是前进,以摧枯拉朽般的势头推翻满清!”

董书恒简短地做了一个开场白。

“各位,先将各自条线的准备工作讲一下,让大家心中都有数。老曾从你这里开始吧。”

“是,总统,通过近段时间的统筹安排,我们已经完全建立了福建、浙江的地方政府,完成了官员的分配,并且已经初步运行起来。”

“现在,我们的手中储备了一大批的后备官员,其中有一岗双人制度储备的在岗后备官员两千七百余人。先后组织了两批次考试录用的在训官员三千四百余人。在校的书院学生五万三千多名。”

“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地方官员人选。”

董书恒点了点头,人才储备的问题一直是复兴军的硬伤。

当前中国文人学习的那一套知识体系,跟复兴军的地方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复兴军通过考试,通过培训,通过带岗,就是为了达到将这些读书人回炉的目的。

董书恒从不否定这些文人的才干。

历史上湘军一脉的人很多都是秀才、诸生出身,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地方大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虽然说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是这不能够否定这些人的才华。

淮海军通过占领的江南五省,招揽人才。这些人中可能很多都是平庸的读书人,甚至有一些读死书的书呆子。

但是这其中总会出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人。

淮海军的官员体系,起点非常的低,取消了吏员制度之后,就连最底层的办事人员都算是官员。

至少不存在阶层的隔离,每个新人都要从基层做起,然后通过自己的能力爬升上去。

这就像是养蛊一般,没有真本事的人,哪怕是有背景,哪怕是油嘴滑舌,擅长溜须拍马,爬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在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这样的人终究会被淘汰下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