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这淮海贼实力强悍,所依仗者,洋枪大炮而已。微臣建议,派一重臣南下,找洋人谈判,寻求洋人的帮助,购买洋枪洋炮。最起码也要让他们不支持淮海贼。”肃顺正色道。
“另外,还可以请求洋人从海上牵制淮海贼。”
这条建议确实不符合清廷一直以来的政策。众人听了之后都是倒吸一口气。
清廷一般是不愿意跟洋人打交道的,现在肃顺竟然说要找洋人帮助。这是很丢朝廷体统的事情。
“陛下,万万不可,我天朝上国怎么可以去洋人那里请求他人帮着剿匪呢?这岂不是让人笑话。”彭蕴章立马站出来劝阻道。
跟洋人打交道的事情朝廷上下都非常抵触,因为他们不了解,所以会对这种接触产生排斥。
肃顺前面几条建议他都同意,但是这一条,太过于惊世骇俗,在彭蕴章看来有违礼制。
咸丰看了一眼肃顺,又看了一下其他几位大臣,最后说道:“这一条容后再议。”
咸丰这么说算是在委婉地回绝肃顺。他与其他几位大臣一般都对此事有些抵触。况且,咸丰觉得现在还没有到那种生死存亡的时候。
此时的满清还没有混到后期那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地步。
咸丰又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一直做闷葫芦的恭亲王什么都没说。
杜翰建议派一重臣去陕西调陕甘的绿营到河南参加对淮海军的围剿。
最后咸丰权衡利弊之后任命瑞麟为西安将军,去担任调兵的任务,咸丰现在是草木皆兵,觉得谁都像是淮海军的内应。
派瑞麟去是因为瑞麟是军机处的老人,又是旗人出身,这样的身份应该不会被淮海军收买。
天津那边,咸丰准备将郑亲王重新打造的丰台大营兵派过去,他手上实在是无兵可用了。
最后,咸丰还下旨,让关外的三位将军带兵入关到直隶参加战斗,只要留一部分人看着鸭绿江就好了,现在林凤祥在朝鲜估计一时也打不回来。再发道旨意让朝鲜国王加紧派军剿灭发匪就好了。
众人又想了半天哪里还有疏漏,确认没有问题后,各自回去办差。
肃顺要去准备大军钱粮的事情。
端华要去丰台大营准备出征。
恭亲王加紧京营的整顿。
瑞麟立马就得去陕西上任,还得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