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让书院研究华夏的政府架构以及管理模式。
甚至之前淮海军组织的招录考试他们都有研究。
通过这些试题得设置,他发现了华夏注重的是官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报纸上刊登的治黄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依然身在山东的冯道利,先一步知道了总统同意这一方案的消息。
当他在船舱中看到董书恒的总统令,激动的双手颤抖。
“老师,总统竟然同意了,他竟然这么快就同意了。”
“这可是一项千古工程啊!”杜辉看到了总统令也激动的不行。
当初他们上报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情牵扯太大,肯定会引起争论。
他们知道董书恒现在在华夏有很大的威望,他可以强行决定。
但是,哪怕他是总统也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阻力。
“杜辉,你要好好梳理这件事情,我准备建议总统让你来具体负责这事儿。”冯道利说道。
“老师,您说什么,这……”杜辉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老师的决定让他吃惊,虽然他今年已经三十几岁了,但是也只是跟着老师身后学了两年而已。
以老师的身份,这句话显然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他知道老师还有一个身份——复兴会的元老。
老师说建议自己做具体的负责人,那就有很大的概率会是自己负责这个工程的具体实施。
虽然上面肯定还会有工程总负责人,但是作为技术人员,他一定会是那个具体实时的人。
历史之上也会有自己的名字。
这不得不然给杜辉激动。
“杜辉,我们这些天谈的治河思路,你都能搞清楚吗?”
杜辉点头道:“是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