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开采技术有限,必须要找到容易开采的大型油田。
为此,董书恒已经派出了一只石油勘探队。在华夏的周边寻找大型易开采油田。
董书恒知道中东地区多的是易开采的大型油田。但是那里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哪怕是人家现在没有发现那里的价值,也不会任由华夏在哪里活动的。
回到了夏宫之后,魏玉祥就将今日汇总过来的战报送了过来。
现在,三条战线上的捷报都已经传了过来。
董书恒并没有放下心来。
虽然仗打赢了。但是这场历史上不存在的大仗,必然会影响到克里米亚战争的进程。
在东方受到重创的沙俄面临着一个抉择,双线作战被证明不可行,沙俄就要选择东边还是西边。
作为董书恒自己来讲,并不希望沙俄将目标转到东方。
这样的话,今后华夏要是和英法交恶的话,跟可能整个欧洲都要组成一个联盟来对付自己。
英法到时候会支持沙俄从西边和北边向华夏进攻。
而英法则会从海上封锁和进攻华夏。
那样的话,华夏必然会陷入到困境之中。
董书恒制定了一个国务会议制度,将军方和政府内阁的高层全部纳入到了国务会议的成员。
华夏的事情一旦牵扯到军政两个方面,就要召开国务会议。由大家集体讨论处理。
如果单纯涉及军事方面则放在军部会议上讨论。而仅涉及政务的事情则放在内阁会议讨论。
这是董书恒限制内阁的一种方式,华夏现在的内阁还不是责任内阁,其更多的是起到执行的功能。
现阶段,董书恒必须保证自己这个大总统大权独揽,乾坤独断。不然很多事情就有可能推行不下去。
现在,他推行的扩张加移民的政策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造成了浪费。应该集中精力发展民生。
这让董书恒产生了危机感,加紧了对权力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