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董书恒当初设定这个民兵制度,真是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民兵平时不用发军饷,花不了政府多少钱。所使用的装备也是正规部队退下来的旧装备。
但是民兵又要服从军部的调令。有很多事情没办法使用政府权力让百姓们去做,但是可以命令民兵去做。
当然了,政府要用民兵做事儿要是要发津贴的,毕竟很多民兵也是要养家糊口的。
但是也都还是会考虑实际的情况,比如像建设军屯这样的事情,作训部这边还是会对民兵进行筛选的。
毕竟要背井离乡,还是要尽量选择那些单身的,又不是家中独子的民兵。
这样不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多大的影响。
而且这些人离家去军屯的话就可以赚取军饷,这些钱可以为自己娶媳妇儿成家立业。
那样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家中的土地也不用再分给他一份。
华夏的老百姓心中都是一把算盘的,他们会算的清清楚楚。
作为政府,在决策的时候就要先帮着老百姓算一遍。
山南军屯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董书恒向曾宪风询问就职大典的事情。
底下的众人,似乎在对眼色。
最后还是老曾站出来问道:“总统,还是一个老问题,您真的只是要晋位大总统?要知道几千年来,得天下者都是承袭大统。其中的利弊,下官就不说了,总统您都清楚。”
“好了,老曾,你们的意思,我都懂,我们要做的事几千年都没有人做过,这点称呼上的改变有算是什么?也许很快大家就都会适应的,很多事情,我现在还没有精力去做,但是等辖华夏的实力恢复过来了,我就将着手去做了。到时候看看再说吧!”董书恒摆摆手说道。
他知道手下的很多人都没有放下让他称帝的念头。
他也非常清楚大家心中的想法,学过马政经的后世大学生大都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董书恒问这个事情的准备情况,主要是想知道藩属国的情况。
这个时候,文祥站了出来,这是一个满人的官员,董书恒创立华夏之后,从满清的京官之中选拔留用了一大批人,这个选拔只看才华,不论名族,文祥就是其中之一,他资历不浅,偏向实学,思想和一般的满人官员截然不同。董书恒让他现在负责理藩院,观察一下他的表现。
刚才董书恒问了那个问题的时候,文祥已经在做准备。他知道这个大总统是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总统,理藩院这边已经有一部分使团回来了。其中琉球国王就在淮海书院,他会亲自来参加您的就职典礼,另外琉球国内还派出了一个朝贺的使团。”
“朝鲜方面,将由其国王亲自参加朝贺,但是朝鲜王国希望华夏能够以宗主国的身份发兵帮助朝鲜平灭北方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