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〇章 华夏的人才阶梯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不存在不会做事儿的官员。

为什么满清会出现与胥吏共制天下的情况。还不是因为满清的官员是自上而下的。

他们通过八股取士,一步登天。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在地方做幕僚的经验,到了地方上,几乎什么都不懂。

这样的人到了地方能做什么呢?自然是将所有的事情都交代给师爷、胥吏来做。

师爷和胥吏在仕途上没有任何的上升空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贪污受贿呢?不贪钱,他们这些人图什么呢?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聪明人,做事情的目的性都很强。

现在地方上要搞钱,就必然要鱼肉百姓。大户都有自己的背景,胥吏们可不敢惹。

一般的官员,在事业的上升期都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

所以地方上,贪的不是官,而是幕僚和胥吏。

而官员得到的美其名曰只是这些人的孝敬。

假如一个官员能够约束住手下的幕僚胥吏,那么这个官员就算是一个好官了。

满清的治下的官员与幕僚胥吏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恶性的行政生态体系。

洋务运动之时的一批名臣,大都出自湘军一系。这些人以军功上位,大都没有什么功名在身。

他们很多人本来就是幕僚,另外还有一些是生员出身。

这些人不是进士,但是却在晚清最后的阶段,做了很多大事儿。

甚至有人说正是洋务运动开创了华夏近代工业化的序幕。

这些结论不用纠结对错。那一批因为军功起来了官员确实是做了很多贡献。

胥吏和幕僚为什么成了官员之后,他们就不再去鱼肉百姓,反而造福一方了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变了。成了官员之后他们有了新的追求。

这种追求超过了金钱的诱惑。而只要保持住这种上升渠道是畅通的,就可以让他们的这种动力一直保持下去。

所以反腐最好的利器,是给官员一个良性的上升通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