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银行系统中一直有一个惯例,那就是兑换华元数额巨大的话,是可以上门办理的。
像山西的那些老财将银子铸造城银冬瓜藏在地窖里。一般人连搬都搬不动。
况且搬到了街面上也不安全。
这就衍生出了上门服务的方式。
银行有专门的安保力量以及设备去对付这些大银旮瘩。
这次铁路债券发行的时候,就频频出现这样的情况。
很多士绅不大经商,手中掌握的都是银锭。都是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放在他们手中就是死物。
那么这些铁公鸡为什么愿意拔毛了呢?
董叔恒没想到,这次债券发型,报纸上那一套爱国主义的宣传倒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际上很多的老财都是冲着拍新政权的马屁去的。
尤其是山西的那些老财主,他们深得其道。
董叔恒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将这些民间的死钱给套出来。
历史上,满清末年的乱世,让华夏的土地底下不知道埋了多少的银子。
随着主人家突然遭遇意外,这些银钱埋在了地下,无人知晓。那样就彻底失去了其价值。
这次债券发行的事情,财政部干的非常的漂亮,他们已经知道了使用媒体的力量。
而当前西方的国家早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媒体。
比如英国人在打克里米亚战争之前就已经在媒体上渲染沙俄的残暴,以及沙俄对整个欧洲,对大英帝国的威胁。
从而降低百姓的反战情绪,获得更多人对战争的支持。
这些报纸通过船只进入了华夏,进入了董叔恒的视野。
为此,董叔恒专门召集手下开过一个专题会议,就是讨论怎么在工作中运用好舆论,运用好报刊杂志这些宣传手段。
街面的上小商贩走街串巷还知道吆喝几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