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五章 夷播海(五千大章求票!)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些开明的士绅、地主不再将专注力放在土地上,而去投资回报率更好的工商业。

也有些商人赚了大钱之后,选择拿钱去买地,成为了地主。

这就是现实中的情况,华夏的阶层并没有那么的固化。因为华夏的阶层没有宗教或者贵族制度的束缚。

当前的很多地方都和华夏不同。比如印度,他们的阶层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以及努力,更多的是受到种姓制度的约束。

欧洲也是这样,按照姓氏划分的血统还对阶层产生着重要影响。

这种相对自由的阶层转换为华夏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是华夏发展的先天优势。

在招待会上,董书恒发表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演讲。

一个政治家必备的一项技能就是演讲,演讲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在你希望自己所带领的民众去做好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场好的演讲往往能够让他们充满士气。

在很多时候,一个领袖如果不会演讲,不会调动手下的情绪,基本上这人就不是一个好的领袖。

董书恒以前看过很多的演讲。在后世的历史上很多政客都是靠自己的口才起家的。尤其是华夏隔着太平洋的那个喜欢夸夸其谈的邻居。

相比起来,华夏的政治家们则比较务实一些,他们顶多会写上几首大气磅礴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当然,演讲也是他们的特长,但是他们不会随时随地的拿出这个本领出来做秀。

董书恒今天面对的是一群华夏最精明的商人,所以他准备学人家的夸夸其谈,商人们可能更喜欢好听的设想,远大的规划。

“诸位,华夏现在正处在一条新的起跑线线上。”东书恒开场说道。

“从头开始,每个人都有机会,都有无限的可能。”

“一个工业文明的世界正在崛起。世界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快到变的面目全非。”

“我们华夏以往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学识都无法来解释现在的世界。”

“一个火车头可以拉动成百上千吨的货物在钢铁制成的轨道的上行驶。汉唐之时要是有这样的机器,就不会因为距离西域太远而最后丢掉那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疆土。”

“一根电线,可以让我们和千万里之外的人实时地交流信息。如果有这样的东西,历朝历代再也不会因为信息闭塞而出现边疆割据的现象。商人们也不会因为信息不通,而承受巨大的风险。”

“以后这根电线上看不见的电还能够为我们推动机器的运转,点亮一种特质的灯为我们照明,甚至是帮我们加热食物,帮我们驱动车辆,如此等等我们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事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