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给英国佬添点乱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这两个国家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华夏的藩属国。

因为两国不再接壤,所以也就不存在互相攻伐的可能性。

这样缅甸王国的东面和北面就都被堵上了。

他要是往外扩张就只剩下西边的孟加拉地区。

恒河下游冲积平原那么多肥沃的土地,一直被缅甸王国所觊觎。

等缅甸在华夏的支持下收复了下缅甸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必然是向西边跟英国人争夺孟加拉的控制权。

这样,董书恒在印度东北地区就有两个强有力的打手,一个是久经战阵,全民皆兵的天平圣军,还有一个就是一直叱咤南方的缅甸王国军队。

由此,董书恒在南方的布局算是基本上完成了。

至于暹罗这个国家,董书恒也没有准备去动。

暹罗的经济命脉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南洋的华商势力控制了。甚至是现在的王室和大家族都有华人的血统。

现在华商在南洋的势力比以前更加强大。

在华夏祖国的支持下,这些华商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除了那些占据一块地方建立一个小国的华人大家族以外,很多拥有大种植园的华商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以前南洋的洋人都会限制华人,不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这些华人想要去洋人那里大规模地购买武器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在南洋,华人要赚钱可以,但是不能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殖民者只允许由他们去保护华商,这样华商就只能够依附于殖民者。

当这些殖民者觉得华商的势力太强了之后,只要在这层保护上面打开一个缺口,那些如同恶狼一般的土人就会蜂拥而至,将华商辛苦积攒的财富瓜分一空。

然后遍体鳞伤的华商们再次重新起家,他们就像是洋人种的韭菜一般。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今后的中南半岛,将有华夏插在那里的两只脚,一只沿着澜沧江掌握原来的南掌、真腊,直插暹罗湾,还有一只就是沿着萨里温江到达印度洋。

有这样的两个触角,董书恒相信未来那些引领华夏前进的人一定能够做到完全掌控中南半岛。

李渐甫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尤其是会做官,在权谋方面不会压不过那些缅甸王国的王公大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