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公司对于复兴军战力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刘青南带领的远征军。
虽然沙俄跟复兴军交过几次手,已经知道了复兴军的深浅,但是沙俄可不会傻乎乎地将这些情报告诉自己的敌人。
沙俄现在已经在全力研制后膛枪和火炮。他们从普鲁士那里用各种手段搞到了一些技术。
还专门组织人根据战场上传回来的图画在研制迫击炮以及转管机枪。
只有真正跟这些武器对决过,才能感受到这些武器的厉害。
在亚历山大二世的命令下,季莫琴科已经派人去调查了,他们惊奇地发现,英、法都没有这样的装备。
而且这些武器也不是全部出自普鲁士。沙俄人判断,也许华夏吸取了一些普鲁士人的一些技术,然后自己去加以改进。
沙俄还调查到,华夏这两年在欧洲挖走了很多科学家。也许正是这些人帮助华夏发展了这些先进的武器。
这倒是给亚历山大二世提了个醒。他准备在战争结束之后也从西欧引进一些人才到沙俄来。
刘青南带兵出国的时候,本来就刻意地全部使用前装的线膛枪,而且一门火炮都没有带。
董书恒的目的很明确,自己的好东西怎么能够随便给人家看到呢?
不过,现在他不担心了。担心也没有用。复兴军对外作战,没办法也没必要再隐藏自己的长处。如果此时隐藏实力,那就是在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
而且现在露出来一点也没什么。那些欧洲人要想着模仿复兴军的话,那么永远也超越不了复兴军。
适当地亮出一点肌肉也可让敌人在动手的时候多掂量掂量。
陆战团的周团长先派了一个营上了码头,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
士兵们搜索着前进。先是依托码头的建筑。带队的营长见到敌人还没有动静,就派出了一个侦察班去城门那里看一下。
侦察班走了过去,到城门那里都没有遇到敌人,他们试了一下城门,城门很轻松就被推开了。
敌人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在搞“空城计”?
班长回去报告给了营长,营长又让人去告诉了团长。
“日了鬼了!这些暹罗佬在学诸葛亮吗?这是三国看多了吧?”周团长吐槽道。
“周团长,我想敌人是不是想跟咱们打巷战啊,那样我们水师的火炮就没办法支援你们了。”张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