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方的吨位只有区区一千多吨。这样的吨位根本承受不住过厚的铁甲。
弗兰西海军现在战列舰中装备的68磅炮,可以将一颗三十千克的爆破弹丸打出去。
他们相信在近距离的混战中丝毫不会落入下风。
还有对方采用的上层炮塔结构,限制了他们火炮的数量。这也是对方的劣势所在。
这次法国人派出的东方舰队旗舰是“拿破仑”号蒸汽动力双层夹板战列舰。
杰出的弗兰西舰船工程师迪皮伊·德·洛梅堪称是法国海军的福星。
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弗兰西在1850年建造了首艘采用蒸汽动力的双层甲板战列舰“拿破仑”号,从而一举实现了战舰动力的跨越式发展。
洛梅后又决定对该舰进行改进,即在其舷侧敷设铁制装甲板,从而可使舰体承受最新式前装炮发射的25千克(55磅)开花弹的轰击。
这次英法都还没有派最新式的铁甲舰到东方来,但是像这样改装的战舰却有很多。
弗兰西人认为这样已经能够抗得住复兴军战舰的远程攻击,靠近之后用侧舷炮进行反击。
为了防止复兴军的战舰利用速度进入舰队的死角。
弗兰西人还专门在战舰的上层加班加装了舰首炮和舰尾炮。
这些针对舰队的改装都是新近才进行的,董书恒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
所以董书恒就没有调动高速鱼雷艇。这个杀手锏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他还不想使用。
毕竟拳头收回来才是最有威胁的。
他的第二条命令是让军部协调调集军用物资到西南地区,然后顺着水路在澜沧江的沿岸地区囤积。
现在兵力方面已经足够了,但是作战物资还是要从后方运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南地区缺少必要的军事工业,军用物资主要还是要江宁等地转运过来。
当然了粮食物资就不需要大老远运了,只要从暹罗购买一批就好了。
作为藩属国,暹罗有为宗主国提供军事上的帮助的义务。
当然了,军粮的需求要是太大了,董书恒又不会让暹罗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