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向太子妃举荐的大贤,江南文坛之执牛耳者,杨维桢之子杨新炉。
杨新炉不仅接过父亲的文坛领袖地位,暗地里还是一位话本作者,并且用梅花道人为化名,出了一本风靡京城的大作。
他本来以为大明的话本水平也就这般了,直至看到友人推荐的《金瓶梅》顿时惊为天人。
此书不仅寓教于乐,更是难得地描绘了市井百态,世态炎凉,于嬉笑怒骂间揭示了世间大道。
这也是他孜孜以求,却又未能达到的境界。
他之所以投身话本行业,也是怀揣着这样的经世济国之心。怎奈笔力不够,只能靠一些床笫之欢博取世人眼球……
但他心中始终有个遗憾,那就是未能将自己劝诫世人,引导人心向善的本意表达出来。
然而,在看过《金瓶梅》后他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人将自己的想法实现了!
原来真的可以一边吸引世人读书,一边引导世人向善!
金易一看此人穿戴,就知道此人身份不凡,赶忙热情地上前招呼。
“敢问贵客是想买四书五经,还是……”
杨新炉从袖子里摸出一本《金瓶梅》,在店小二的面前晃了晃道。
“此书下册何时发布?”
“预计下月一号!”
“可否引见一下此书作者?”
金易一听这话当即警惕起来,这人竟然打听自家主人的身份,莫不是要对自家主人不利?
杨新炉一见对方警惕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无意间犯了人家的忌讳。
对于任何一个书商来说,能写话本的作者那都是摇钱树,岂能轻易示人?
“店家莫要误会,老夫不是以此为生之人,只是仰慕此书作者,想让您代为引荐一番。”
“老夫这里有手书一封,还请您代为转交贵书作者。”
杨新炉随同信封还递上去一锭金元宝,少说也有五两重,换算成银钱至少要值三十两白银。就算按照官方比价,那也是二十两的巨款,足够一个伙计一年的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