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太简单了,他可是有着超越大明几百年的先进经验呢。
什么国营、私营,还是公私合营,这都是套路呀!
朱允熥在人群里看了看,随即将目光落到站在老朱下手的一个穿着红袍的官员身上,心里暗道那所谓的侍郎应该就是他了。
“敢问这位侍郎,你有什么疑问尽管问吧!”
邵永善看了看朱允熥,又看了看朱允熥身后的三人,心里就是一阵打鼓。
但自己刚刚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此时万万没有收回的可能,只能硬着头皮重复一遍。
“敢问吴王殿下,您提议的公私合营可有具体的章程,对于日常经营的选任标准有哪些想法?”
“另外,如何保证兵器的质量,以及防止工匠私自打造兵器,妨害江山社稷之安全?”
朱允熥闻言淡淡地道。
“就这么两点问题吗?”
“暂时就这两点!”
“好!”
朱允熥略微沉吟一下说道。
“选人之事好办,首先负责日常经营之人,必须懂得生产。其次,经营之人必须懂得经营之道,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对于选人这块,我建议从匠人中遴选。”
“就算他们对经营之事不甚精通,但最起码能保住一头,那就是懂得如何生产。”
“至于监管之事,我建议采用正副厂长制。”
“正厂长负责生产、经营、管理等一切事务。副厂长由工部,或者地方官府派人担任,但不得插手作坊内的任何管理之事,只有查账、监督之权。”
“如果一个不够,还可以多设置几个,比如说有人专职查账,有人专职监督质量之类。”
“互相监督,互相牵制!”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听到这话,无不震惊于朱允熥的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尤其对于其最后说出的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之语更是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