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加佥都御史

作者:浙东匹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一切,都可以跟“渔阳颦鼓动地来”相提并论!

崇祯内心,忽然觉得自己从来没这么释然。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非洲叔叔,眼前有一个美女却没有涛涛,原本他还在犹豫要不要上,现在终于有人给他打气:

“你丫活在一个人均寿命三十岁的国家,居然还担心传染病?活得到发病的年纪么?那都是医疗条件好的国家才配担心的!”

沉廷扬能这样实话实说地跟他坦白、剖析,忠义之心是绝对没问题了。

放他去南京吧。

……

彻底对沉廷扬放心后,崇祯就开始琢磨怎么安排他儿子的功劳和升迁了。

这事儿来得突然,崇祯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还得先请教内阁几位吏部系统的阁老。

去年给沉树人加官时,当权处理人事的阁老,还是薛国观、蔡国用等人。

这些家伙当初都是温体仁的党羽,温体仁于崇祯十一年去世后,他俩还厮混中枢厮混了两年。

但去年下半年,薛国观等二人也被崇祯因为各种罪名杀了,所以现在换上来的相关岗位阁老、吏部主要官员,已经变成了魏照乘、张四知。

这两人的官场资历更浅,他们本来就是薛国观举荐入阁的。等于是自己的恩主被皇帝杀了后,又顺次顶替上来。

而且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这两人也干不久,再过一年多,也会被崇祯罢免,好在没像薛国观那样直接被杀,总算捡回一条命——

可见在崇祯朝的最后三五年里,当阁老也是一个高危职业,平均一两年被杀被换一批都是正常的。

另外,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崇祯十四年四月之后,崇祯就已经开始召周延儒重新回京了,而周延儒也会在这年的九月抵达、出任首辅。

但现在因为沉树人的蝴蝶效应,导致洛阳、襄阳两场陷藩大败还没发生,杨嗣昌也还没病死,杨嗣昌一派的剿贼策略也还没破产。这就导致皇帝还迟迟没想到请周延儒复出收拾这个烂摊子。

(注:历史上杨嗣昌在崇祯十四年三月底就忧惧病死了,周延儒是四月份被召的,刚好是杨嗣昌死后那个月。这个时空的杨嗣昌、已经比历史同期白白多活了三个月了。)

考虑到周延儒复出变晚这个因素,这一世的魏照乘、张四知或许也能比历史同期多干几个月任期吧。

这些阁老的命运变化,暂时也无暇去感慨。

反正崇祯就是找到了魏照乘、张四知,让他们先站在吏部的立场上,给沉树人议定一个升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