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推销(上)

作者:半老夫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复莆兄!若是我军自己去运输,贵部能够提供多少?”

“若是贵部自己运输,只要贵部的运力足够我郑氏不限量供应。而且每罐还能便宜五文运费。”

“好!就这么说定了,来年夏某亲自到琼州向贵部订货!”

“夏兄订货不必到琼州,直接到安南我郑氏基地就行,这个基地专门负责与贵部和安南的交易。不过夏兄若是到琼州做客我们也非常的欢迎,正好夏兄也体验一番我郑氏治下的风土人情。”

“复莆兄放心,夏某一定会去叨扰一番的。”

介绍完鱼肉罐头,陈永华吩咐人生火烧水,很快小火炉上铁锅里的水就已经烧开。

陈永华从一个袋子里抓出一大把红薯干粉条放进开水锅里,将红薯粉条烫软,将粉条捞出来放进一个大碗里随便加了一些油盐酱醋搅拌起来。

这一切做完之后,陈永华又拿出一个陶罐拍开泥封说道:“这个罐子里的是真的酒,不过与夏兄平常喝高粱酒与米酒有一些区别。

刚才陈某制作的食材叫做粉条,请夏兄品鉴!”

夏国相对吃食没有在意,而是把眼睛盯住了陈永华刚才所放的盐上面,他指着那罐莺歌海出产的精盐问道:“这精盐就是贵部所产吗?”

“不错!确实是我郑氏的特产,琼州精盐!”

“这盐可能大量供应我军?”

“还是陈某刚才那句话,只要贵部有运力,要多少有多少!”

“这精盐的价钱怎么样?”

“若是贵部自己到我基地码头提货,一斤十文,由我郑氏送到云南每斤加一文运费。”

这个价格已经是经过郑氏上下核算后的结果,如今的满清控制区域粗盐零售价格基本上都在二十文以上。

这个价格明显是高于明朝时期的盐价,清初盐价高于明末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清杀人心狠手辣,敢于偷逃赋税的盐商少了,官盐多了,私盐少了。

食盐成本低廉,尤其是晒盐法制作的食盐更是只有一点人工成本,盐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流通和赋税。

对于华夏这样一个大的食盐市场一斤盐加一文税收,一年的盐税至少能多收百万两。正因为这是百姓最大宗的刚需需求,自古食盐都是官府专卖。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捞钱,郑氏将比满清市场上质量更好的食盐价格定的更低一些,这就能够给贩卖者足够的利润空间。

“复莆兄!你确定贵部的精盐全部是这种白如雪,一点儿都不含沙子的精盐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