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吕宋的现状

作者:半老夫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马县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其中粮食种植占整个县的一半产值,其他的土地都被官府规划成了金鸡纳树种植园。

唐兴文刚到吕宋就看到了金鸡纳树的价值,他的规划里,今后马县就要打造成一个金鸡纳树产业基地。

这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树木,只好成才之后,那就是躺着搂钱,为了吸引百姓种植金鸡纳树,唐兴文在拍卖土地的时候做了规定。

购买土地的百姓,在金鸡纳树成才之前,官府将购买土地的款项打包成低利息贷款,种植园主暂时可以不用还款,等到种植园开始产生收益之后,再分期进行还款。

这样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不少胆子大的百姓进行种植园的购买,反正暂时不用出钱,在有收益之前也不用缴纳赋税。

等于说是官府白白借钱给百姓,让百姓进行发展。可以说风险大部分都转嫁到了官府身上,而官府其实也没有搭多少本钱。

最大的本钱就是吕宋最不值钱的土地,这些土地虽然是以债务的形式卖给了百姓,但是早晚百姓都是要还的。

因为合同条款里,百姓若是长时间欠款不还,官府就会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生长的金鸡纳树收回官有。

只要官府渡过前几年最艰难的时期,种植园迎来收获,吕宋官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赋税和卖地收入入账。

虽然说这笔收入要与藩府三七分账,就算是保留三成赋税,那也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财富,吕宋官府有了这笔赋税就能对吕宋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与扩建。

如今最先购买种植园的百姓已经开始盈利,这些金鸡纳树皮属于供不应求的紧缺药品,藩府直接垄断收购,百姓根本就不愁卖。

老百姓发现了种植金鸡纳树的好处,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了种植金鸡纳树的行列,甚至比如涧里这样的农业区的老百姓也偷偷地弄来树苗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

虽然一家一户并没有多少产量,但是聚到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大湖之南的八打雁县人口超过了五万人,大多数都是在八打雁开辟种植园,主要种植甘蔗、剑麻、棉花等农作物。

为了就地消耗这些经济作物,八打雁兴建了不少如榨糖、缆绳工坊,这些工坊虽然规模不大,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可是也是吕宋工业的开端。

有了工业就能聚集更多的产业人口,对于这样的轻工业发展,郑氏藩府是持鼓励的态度,毕竟无论是制作缆绳,还是榨糖在这个时代都已经不是高深的技术。

佛郎机人与斗牛国人早已掌握了最新的制糖技术,并且在加勒比生产了很多年。不过棉纺行业郑经绝不允许不受控制地四处开花。

因此八打雁虽然是棉花生产大县,但是却没有一家棉纺织厂,所生产的棉花全部被琼州纺织厂采购运到崖州加工。

当然种植园主也可以使用已经落后的纺纱与织布机械,当你的成本价比崖州布的零售价还高的时候,还怎么跟崖州进行竞争。

因此整个吕宋虽然有大量的棉花种植园,可是却没有一家成规模的棉纺织厂,只有百姓家里有一些零星的纺织机械以满足自家的小农经济需求。

倒是工官衙门的探矿队伍在吕宋多地发现了可以大规模进行开采的矿产,这些矿产包括了金银铜铁铅锡郑氏所需的各种矿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