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微服

作者:半老夫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然百姓沿着丛林边缘进行砍伐并不受限制,不过这种砍伐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郑经四面看着村子里几乎是差不多长相的村居,想要凭着房子判断家庭生活的好坏不太容易,不过想要了解一个村子的治理如何,只要到议事亭看一看就能一目了然。

这些移民村落的建设都是一个模式,十字大街,一排排的民居横竖成行。十字街中间就是议事亭,郑经一行人很快便找到了议事亭。

明白墙上贴着几张告示,郑经上前看了一下,发现第一张上写的是关于今年秋税的征收内容。虽然吕宋可以一年三熟,但是一年三熟太过消耗地力,百姓们都是选择将自家的土地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种一季早稻,然后就让土地休息,接着在另一部分的土地上种植晚稻,晚稻即将成熟的时候,便会抓紧时间进行棉花育苗。

晚稻收割之后,开始在早稻的土地上种植棉花,第二年收获棉花的时候又开始在晚稻的土地上种植早稻。

这就是华夏老祖宗留下的轮耕技术,非常适合这种热带地区的种植,这样的轮种等于每一块土地一年都能种植两次,还能有休息养地的时间。

不过官府收税还是按照华夏的征税传统,只征收两季赋税,也就是夏税与秋税。郑经现在看到的就是官府关于秋税征收的说明。

仔细看了一下,郑经发现吕宋的田税征收与承天府和琼州府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告示上所写的内容并没有偏离了藩府制定的税收政策。

具体是如何执行的,郑经还要通过与当地百姓聊过之后才能清楚,郑经一行人很快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村正带着十几个青壮将郑经一行人围了起来。

正愁不知该怎么找人问话,这些村民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洪磊与杨来嘉担心郑经的安全,赶紧将郑经挡在身后。

洪磊上前说道:“各位乡亲,我等是做棉花生意的生意人,来到贵宝地是想调查一下,贵地的棉花种植情况。”

“外乡人!我们村子的棉花是由官府进行收购,你要想买棉花,得去镇公所询问。”村正说道。

郑经露出一副奸商的嘴脸巴拉开洪磊说道:“乡亲们!咱是买卖人,咱愿意出比官府更高的价钱收你们手里的棉花,只要你们愿意将棉花卖给咱,咱保证让你们比卖给官府得利。”

那村正听完郑经的话,冷笑一声说道:“你这奸商,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咱们若是真的将这棉花卖给你们,来年你们就敢把这价钱压低一半。

我们看似今年得利了,可是吃亏的都在后头呢,官府收我们的棉花虽然给的钱并不高,但是官府给了我们保证,哪怕棉花价格再低的年景,官府都不会低于约定的价钱收购。”

郑经故意耍坏道:“看样子你这个村子的村正吧?”

“正是!承蒙乡亲们信任,推举我当了‘涧一村’的村正,你这奸商想说什么?”

郑经突然大声说道:“乡亲们!这村正与官府是一伙的,他们不想让你们把棉花卖给我们商人就是想从你们身上捞取好处。

你们辛苦种出来的棉花,只能挣个辛苦钱,他们一转手就能卖翻倍的价钱,若是咱没有猜错的话,你们的棉花一斤不会超过五文钱。”

杨来嘉一听郑经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坏了,今天恐怕要出事,不禁暗自埋怨延平王这是在以身犯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